分节阅读 227
新德里市中心主权大道之上的印度总统府此刻已经成为了印度陆军重兵云集的坚固堡垒。一辆辆印度陆军坦克和步兵战车整齐的停放在路边。持枪警戒的士兵不断在这座巨大的建筑物的每一个角落来回巡逻。这座一直被喻为是“印度白宫”的建筑,始建于1929年,原名维多利亚宫是英国殖民时代的总督府,而印度1947年独立后改为总统府。面积约2万平方米,内有340个宫室、227根画柱、35个凉亭、37个喷泉、3000多米长的长廊。此外,还有一个长400米、宽180米的美丽花园。
是仿照莫卧儿王朝时代的花园格调而建,故名“莫卧儿花园”。花园分为形态各异的方园、长园和圆园,种有成千上万种名花异草,在每年1月的开放期间,来此观赏的人都会络绎不绝。此刻刚刚宣布接管了印度的总统阿卜杜勒.卡拉姆正和他最为信赖的部下―乔京德尔.贾斯万特.辛格上将并肩走在这充满了印度风韵的花园里,探讨着印度的未来。
“我从未想过这一天会真的到来。”已经77岁高龄的印度第12任总统阿卜杜勒.卡拉姆此刻依旧保持着他一贯的装束,一头少有修饰的白发几乎齐肩,脸上仍带着和善和安静的笑容。他不是一个政客,在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实验室和发射场构成了生活的全部。他没有家庭,迄今未婚,孑然一身。在他的生活中,似乎从来就没有动人的情感故事。不过,熟悉卡拉姆的人都说,他似乎不需要爱情,因为他的脑子里只有导弹。在多年之后,很多印度的历史学家甚至揣测,阿卜杜勒.卡拉姆之所以会选择接管印度,是因为中国人要求印度销毁凝聚了他大半生心血的“烈火-3”型远程弹道导弹系统。当然这只是一种肤浅的推断,虽然出任国家元首,在阿卜杜勒.卡拉姆的一生中,恐怕是最仓促的一次上阵。但是他却从未将自己的总统生涯与安享晚年联系在一起,为印度的富强而忙碌一生的他,比大多数政客更富有激情。
谢卡瓦特,1923年10月23日生于印度拉贾斯坦邦的卡恰里亚瓦斯。这位老练的政客从十几岁时开始参加政治活动。作为人民党的核心成员,他个人与阿卜杜勒.卡拉姆的关系并不融洽,何况印度宪法规定,当印度总统因死亡、辞职、被罢免或因出国、疾病或其他原因而发生出缺或不能执行职务时,由副总统执行总统职权,直至新总统选出或总统恢复职务。副总统在代理总统或代行总统职权期间享有总统之全部权力与豁免权,并有权享有议会法律为总统规定的薪俸、津贴与特权。
在这样的诱惑之下,谢卡瓦特会作如何的选择自然不难判断,他不仅支持议员们的意见,更提出针对阿卜杜勒.卡拉姆的违宪举动,印度联邦议院应该给予弹劾。印度总统因违反宪法而受到弹劾时,议会两院均可起诉。起诉应写入一决议案中,该决议案应于动议之前至少14天,由该院占议员总数四分之一以上的议员签名提出书面预告,表明提出该决议案的意向;该决议案经不少于该院议员总数三分之二多数通过。
议会某院依上述方式提出起诉时,另一院应对起诉进行调查,或责成进行此项调查,总统在此项调查中有权到场或委派代表到场。如果作为调查结果,进行调查或责成进行调查的议院以不少于该院议员总数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决议,宣布对总统的指控得以成立,则此项决议具有自通过之日起罢免总统的效力。虽然法律规定无比复杂和烦琐,但是此刻各大党派众口一词,很快便将决议案在联邦议会中顺利通过。
看着眼前的纷乱的局面,曼莫汉.甘地和莱克斯曼这两个党魁显然比台下亢奋的议员们冷静多了。作为在印度政坛混迹多年的“老油条”,他们当然知道法律不过是这个框架,任何的严密法律如果没有能力去执行都不过一张写满了字符的白纸而已。而现在他们有能力去执行吗?或者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去执行呢?虽然从今天早晨议会召开会议开始,这两党的领军人物都没有离开过议会大厦,但是对于新德里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各种渠道的情报网,两人却都很清楚,数以万计的印度陆军并非从天而临,他们的到来显然是出于阿卜杜勒.卡拉姆的授意。军队的支持无疑是阿卜杜勒.卡拉姆这个导弹专家手中的皇牌。
与之相比印度国大党和人民党所擅长的是政治斗争和煽动群众,此刻曼莫汉.甘地和莱克斯曼这两个一度斗到你死我活的对手却空前的一致,他们的计划不谋而合。首先他们必须联手在全国制造更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来抵消阿卜杜勒.卡拉姆手中的国家战争机器。次外他们需要全国各邦的支持,因为此刻新德里的绝大部分地方已经陷入了印度陆军的控制之中,单纯依靠新德里以及附近地区的民众所能掀起的波澜远不足以掀反阿卜杜勒.卡拉姆所驾御的印度陆军这头巨兽,惟有动员全印度的力量才能聚集起撼动对方的力量。
当然在这一切之前,印度国大党和人民党必须同心协力保卫自己的阵地―新德里议会大厦。此刻曼莫汉.甘地立即召集了驻守在议会大厦附近的印度国家安全警卫大队的主要军官,用封官许愿的方式换取他们的忠诚。虽然1000多名印度国家安全警卫大队的士兵在数万印度陆军的面前根本就是螳臂挡车,不过此刻即便是纸墙也是墙,至少有这些士兵驻守在议会大厦可以暂时阻止印度陆军的进攻,流血冲突可能造成动荡和负面影响往往是决定政治斗争中握有国家机器的一方投鼠忌器的重要原因。
在筑起了保卫自己的堡垒之外,曼莫汉.甘地还需要可以攻敌的利器。虽然自己的内阁已经被解散,但是他仍要坚持最后一次努力,用内阁直接控制的特种作战部队对阿卜杜勒.卡拉姆作决定性的一次反击。印度内阁控制的特种部队有1200人,分属两个截然不同的部队―特别行动大队和特种作战大队。
其中印度国家特别行动大队:下辖第52和第54两个特别行动分队,每个分队约390人,其组员队员大都来自印度陆军的伞兵突击队和印度海军陆战特种部队。仿效德国G9反恐怖边防大队组建的该部队,其主要职责是对付诸如劫机造成的人质危机。此刻曼莫汉.甘地为他们的出击准备了一个无比圆满的谎言。在他口中印度总统阿卜杜勒.卡拉姆已经被野心勃勃的印度陆军参谋长乔京德尔.贾斯万特.辛格上将及其党羽劫持了。其目的是为了建立以乔京德尔.贾斯万特.辛格上将为首的印度军政府。为了避免内战的发生,特别行动大队必须突袭总统府,将阿卜杜勒.卡拉姆总统救出。这样印度的未来才能从一小措别有用心的人手中解放出来。
而另一支印度国家特种作战大队则被曼莫汉.甘地留作别用,作为印度特种部队的精华。印度国家特种作战大队实力虽然说只有有600人,但是其身份却是绝对的国家机密,他们曾经参与的行动至今除了历任印度总理了解之外从未公诸于世。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极为秘密的作战部队早已存在多年。并多次为印度的利益而在次大陆内外展开了高度机密的军事行动。作为国家的利器,印度国家特种作战大队理所当然的只对国家负责,任何政客为了一己之私所下的命令,理论上很难驾御这些拥有钢铁般意志的军人。但是曼莫汉.甘地却知道今天的这一个命令他们是绝对不会拒绝的,因为只要是人都会有一个他所追逐和甘愿献身的信念,或许偏执或许古怪,但人往往就是这样一种感性的生物。
门外印度陆军的坦克正隆隆的驶来,打头的不是印度陆军西部军区的装甲突击主力―俄制T-90S型主战坦克,而是4辆早已下马的印度军工历史上最大的笑饼―“阿琼”型主战坦克。在议会大厦的门前,装甲洪流面对严阵以待的印度国家安全警卫大队缓缓停下滚动的履带。显然阿卜杜勒.卡拉姆还没有下达以武力解决问题的最终命令,因为流血并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站在议会大厦的门前,曼莫汉.甘地多少松了一口气,虽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至少他挺过了第一个回合,在下面的较量之中,他仍然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