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节:明天会更好
在他看来,沈欢的创作过程和一般的音乐人没什么不同:他会时不时地哼出几段旋律来,不停地进行着调整修改,他会突然停下来、想上一会儿,他也会手指无意识地在空气中划出节奏和旋律……
唯一不同的,大概就在于速度了。
快,非常快。
这是罗羡阳在看沈欢的创作过程中最深刻的感受。
沈欢的思绪源源不断,仿佛在他脑子里就有那样一首现成的歌、而他只需要去回忆、再把它搬运出来一样。
沈欢点头,随后吩咐杜子清去拿了些空白的谱子和笔——这些东西在这里很多。
而在等杜子清过来的过程中,沈欢又接了两个电话,都是朋友打过来关心、确认安全的。
不只是沈欢,这个房间里的大家今天晚上的电话都特别多,不是打出去,就是打进来,都是确认人身安全、表达担心的。
今晚的通信网络无比繁忙。
……
也是在这样的“快”下,似乎就是几分钟的时间,沈欢就把这首歌的曲谱连通歌词都一起写好了。
罗羡阳还特意看了一下手表,看到时间是11点37分。
他隐约记得,他们进来的时候好像是11点半?
罗羡阳突然埋怨起了自己来:为什么沈欢开工之前,他不特意看一下具体时间呢?不过人家写都写完了,他这边再后悔也是没用了。
“写好了,光哥你看看。”
沈欢原本是下意识地想要直接在休息室里写歌的,毕竟他最近推出的很多歌曲都是在这里写的,已经习惯了,可是今天晚上的情况显然不一样了。
只有休息室里有电视,大家都需要了解灾区的情况,把大家赶出去显然很不恰当,所以他干脆也就自己挪了位置,跑到了录音间里写。
大概也就只有这里是特别安静,没人打扰的了,其他地方都有人不断来往。
罗羡阳也想看看沈欢的创作过程,只不过他知道很多音乐人都有自己的禁忌,创作的时候不希望有人在身边看着,就是最普遍的一个禁忌了。
罗羡阳自己就是这样,他创作的时候如果有人在身边看着,那么他就会浑身不自在,思路受到极大的阻碍。另外还有一些更加古怪的怪癖,比如说有的音乐人必须要待在阴冷的地下室里才能搞创作,有的音乐人则是一定要闻到特殊的味道才能搞创作,等等等等,诸如此类,无一不足。所以他特别征求了一下沈欢的意见,得到了沈欢的答应后,他才跟了进来,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不主动发出任何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