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樊若水听着张川说起自己,却一点也不觉有什么不妥,只微笑听着,不时还点头赞同,直待张川说完,才向吕布一揖,笑道:“大人,学生虽未踏入仕,却已百次千次地思谋过,一旦掌了权柄,如何凭借长江天险,拒宋军于水之北,先扼制住那宋帝赵匡胤的狼子野心,尔后振兴唐国,伺机灭宋,帮助李家一统天下,重振李家祖宗大唐朝的雄风……奈何,屡试不中!实为忍无可忍!萧何当年何曾科举?淮阴当年何曾赴试?学生之行,不过效法战国策士,一身屠龙术,卖与识货之人罢了!”
他还待再说,却被吕布打断,问他道:“尔名出据何典?”古人起名取字,所谓男出春秋女出诗经。若起个名没个出处,那便是再好听,在开过蒙、也就是上过私塾的人眼里,和张二狗、李阿四也没区别。所以吕奉先有此一问。这不出奇,如现时会写篆字的人不多,但若是秦时,只要识字的,便能写篆字一般。吕布前世生在汉末三国,又做过主薄,这取名的学问,现时看来高深,当其时也不过上过私塾便知晓的玩意。
就这般每天起了早,就去溜那匹青聪马,然后到部里读史,下午回来便去看望穆桂英和王保他们的伤势,穆桂英养了半月,便已起复,王保郭枵不过皮外伤,却也渐渐好了。只是那柳秀不时便来缠他讲些战场故事,吕布又不是写演义的文人,横竖不外谁中了一箭,伤了;谁砍了一刀,倒了;谁被马一踩,死了。柳秀总埋怨他还不如茶楼说书讲的好听,但却又见缝插针一般,时常来缠他,弄得吕布烦不胜烦,火起喝她一句,却又哭了,幸得明月在一旁帮着哄,要不还得费上老大工夫。
这么不觉中就过了两个月,突然有一天下午,他从部里回家,却听那已痊愈的穆桂英娇叱道:“你这酸丁!一点气节也没有,如何能留得你活在世上!”
吕布听了倒吸一口冷气,该不会是许坚回来,和穆桂英起了什么争执吧?他不等那青聪马停,已跃身下来,明月从门里迎出来,吕布也没去她说话,只把缰绳扔了给她,这些日子青聪马也和明月混得熟了,便自随明月去了不提。
这时却听一个年青的声音,不紧不慢地说道:“学生读圣贤书,明人间义,立天地心,却不知这气节两字,又是如何有亏了?敢问小姐,这唐朝太祖太宗,身为隋臣,却灭了大隋,是否也是气节有亏?汉太祖刘邦,原由楚霸王封为汉王,却把项羽逼死乌江,立了大汉国,却是气节有亏?”
穆桂英教她排兵布阵,如何分派斥堠,如何攻敌不备或是冲锋陷阵,她就了如指掌,论是指点青史,如何是这种读书人的对手?当下语塞,只怒道:“你这酸丁不过是狡辩,看你的嘴硬,还是我的刀硬!”
“慢!”却是吕布已走了偏厅里,只见一个书生绰了纸扇,立在那里侃侃而谈。这时厅中张川和四名原来那八百骑的老兵,一见吕布,便和穆桂英一并,翻身拜倒道:“参见大人!”吕布淡然点了点头,伸手虚扶了一下,笑道:“尔等皆瘦,兄弟们可好?可有怨言?”
张川笑道:“去哪不是提刀厮杀的勾当?”那几个军士见吕布问起,又笑道:“哪有什么怨言,大人给的银子,捎回家里,足足能养活四五口了,若还有什么歪话,那是吃了猪油蒙了心了,不等军法官的棍棒,兄弟先撕了他的嘴。”
吕布微笑道:“都坐罢。”那穆桂英、张川六人,便众刷刷地坐了下去,这时厅中那书生点头道:“学生知道大人是谁了,放眼江南,便只有那左突骑使手下的仁义军,才有这般训练精良之士,拜见左突骑使刘大人!”吕布一把将他搀住,淡然道:“尔亦坐下述话。”
原来这书生叫樊若水,栖身在采石矶的佛寺寄食,逐渐与宋国派到寺内的细作,名曰小长老的僧人结识,樊若水在江南失意,被这宋国细作说动了,一拍即合,借垂钓之名,行侦察之事。他将大团丝绳,一端系于矶上石塔,一端藏于船舱内,乘朦胧月色穿梭两岸,按照固定方位,反复探测江面宽窄和水流缓急,直到获取精确数据,绘制成图。然后,他带着小长老的密信,准备逃到汴梁。在正史上,沿边守军军纪松驰,对此全无发现,竟使这人去投了宋国。
但此时吕布一支私军于采石矶处练兵,时时保持着向江宁回扑之势,有什么风吹草动,哪里敢掉以轻心?樊若水测得数据,准备渡江之时,岳风已派人捉了那小长老,又使一队军士去江边掳了樊若水,刚好张川带了二十名骑兵渡江过来,准备回江宁到吕布身边护卫左右,岳风不比李颜粗豪,知这事体重大,这樊若水也是极有才华之士,否则哪里想出这狠毒之计,便只杀了那小长老,教张川将樊若水带来见吕布,请吕布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