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为何要罢兵?”吕布坐在城头,极为苦恼地望着宋营旌旗,苦苦在想这个问题,全然没有道理,只因罢兵一日,江南大唐挥师勤王的兵马便多一股,这是大大对宋军不利的,这种军国大事,绝对不是一个阵前斗将时,晋王赵光义许下的“一日不与武襄侯彩头,便一日不得攻城”的诺言可以左右。
杜贞笑道:“君侯,何必苦想?说不定樊知古那什么离间计起了作用呢!”
“决不可能!”樊知古斩钉截铁地道,“学生虽自负,然诸葛之智近乎妖,也不能破魏复汉。许多事情,大势之下,决非用计——并且是此等不足道的小计可以左右的。以晋王和宋帅的大略,此等小计能使他们昏头胀半日,学生便已道贪天之功了,若宋军如此好对付,杜大人你真以为之前地唐宋仝是刍狗?再说宋军在江宁城下一日不攻城,便白费一日军粮,江南兵势便增一分。便真个将帅不和,也不会十日不攻城。”
第八章-教坊犹奏别离歌(三十六)
吕布侧头道:“知古,宋军之事想不出个所以然,不如先放下。且说尔分发那些小竹片给士卒们做什么?难道未打仗先许官赐爵?如此决非良策。”他很有点不放心樊知古,因为吕奉先知道樊知古有时会把事情搞得太过了。
卫尉卿陈大雅等人,方才见了血腥一幕,无不手足颤抖,此时见吕布质问,连忙劝道:“侯爷,我等已在与圣上研讨此事。不日应可将江南兵事交付。切莫着急。”
吕奉先冷笑道:“急么?急甚么!某在润州守土,尔等言道,无力保江宁庶黎,求某回江宁主持大事,某不计前嫌,率三十亲卫轻骑赶到,尔等教某自募兵二万出城击精锐宋军!某为国事,为江宁万民。便也忍了,率了六千忠义之士,万幸留得命在,也以奇兵破水师、城前斗将壮军威,三日,已三日,尔等还在研讨什么?”
说着吕布一把拂开身前众臣,快步抢到李煜身前道:“某曾许诺卢公,便是被尔诛三族的卢绛,某曾许诺,不改国号,不夺尔帝位,事不可为,护尔出江宁。然此三条,是为江南万民江山计,某才许下的,若尔事到至今,不惜生民,不惜山河,是逼某破此诺幺!”
身边郭枵高呼道:愿为君侯诛此无道昏君!夺了龙椅,教侯爷来坐!”边上众臣无不颤栗叫道不可。郭枵从吕布身后抢出,狞笑着逼近李煜道:“该是时侯决断了,我郭枵愿为君侯,愿为生民背这弑君骂名!”
“爱卿救朕!”李煜吓得悲声叫道:“今日,今时,朕便将江南兵权交于爱卿!”
樊知古笑道:“主公也太小看学生了,知古虽不敢自夸智谋,但如此糊涂之事,却还绝是做不出来的,君侯放心便是,学生不过是代君侯募兵罢了。虽说现时唐帝将兵权交与君侯。但难保这些统军将领里,有和卢绛一样愚忠的,只知唐帝不知百姓的,到时若唐帝见局势好转,寻思收回兵权,我等必不能坐以待毙,若那愚忠将领临阵反戈,可就大大不妙。是以学生使草拟一策,在军中招募忠义之士,去宣扬君侯忠义,便是交了兵权,也要教士卒们先知有君侯,而后知唐帝。”
杜贞惊奇道:“若能如你所言,倒是好事一桩,但能否收此奇效?
吕布出了宫门,杜贞和刘破虏已领着千余新兵守在宫门外,和那些宫中禁军遥遥对峙着,吕布见了,只问那些禁军一句:“尔之刀枪,只会对着自己军中弟兄么?难道三日前宋军劲旅杀不了彼等,今日尔等欲代宋军行事?”那些禁卫无不羞愧地低下头来。
郭枵展开手中圣旨,高声读将起来,大意便是即日起,江南带甲之士,依武襄宣城县侯号令行事。原来为了表示尊敬宋国,改成右内史府的门下省,恢复门下省编制,以武襄宣城县侯忠心爱国,着领门下省平军国事的职务。又着天德都虞侯杜贞,领兵部尚书。
吕布冷然道:“杜郎,尽调禁军于校场。着刘破虏领新兵五百入宫侍卫,无某将令,擅自出入者,不理品秩,杀无赦。”刘破虏自然领命,禁军向来钦佩吕奉先威名,也多有勇武敢死之士,否则当日皇甫继勋也不会被斩成肉泥了。此时听了调遣,也自无话。
郭枵又骑了快马,到城中诸军传了圣旨,其实到了此时,想投宋地,皇甫继勋死后,早便去投了宋军了,能留于江宁守城的,尽管不如宋军劲旅精锐无敌,却也多是忠义敢死勇士,其中还有以前偷潜出城去击宋军,而被皇甫继勋惩罚的将领。
只不过这个年代,忠君之念极重,谁也不想背个叛逆的名头,是以无圣旨通传,皆不敢私自听从吕奉先号令,如今一纸圣旨传罢,江宁城防几乎瞬间便转到吕奉先这武襄侯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