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诡计
也就是说,若非有这个范睢打下的基础,那最后秦王嬴政能否统一六国当皇帝估计还是两说。东子的电脑里还下载了范睢的一些历史资料,仔细回想了一下,东子忽然道:“你们与范睢是否打过交道?”
山阴君道:“范睢对秦昭王影响很大,我们也很想与他拉上关系,曾派上送上黄金、珠宝、美女,可他都不理睬。此次香菱出嫁,朝中还有人建议将她送与范睢,以求得他在秦王面前为我韩国美言。”
东子淡淡一笑道:“这个主意一点都行不通,就不用考虑了!”
山阴君诧异的道:“这是为何?”
东子回想了一下范睢的资料,道:“若是我所料不差,此刻范睢已经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对齐、楚等距秦较远的国家先行交好,稳住他们不干预秦攻打邻近诸国之事。
(第二更送到,木头求推荐、收藏)
东子之所以突然这么问,是因为他想起了历史上一个很有名的人物,从之前了解的时间看来,此人当下应该是秦国的丞相。
山阴君回答道:“现在秦国的丞相是魏国人范睢。”
东子点了点头,道:“果然是他!”
山阴君问:“难道先生认识他?”
而魏、韩、赵三国地处中原,有如天下之枢纽,离秦又近,当是重要攻打目标,以除心腹之患。而韩国势弱、土地又小,只怕是秦国的首选目标,待韩国臣服之后,威慑魏、赵,则南能伐楚,北再攻齐。这样由近及远,得一城是一城,逐步向外扩张,好比蚕食桑叶一样,必能统一天下。”
东子摇了摇头,道:“不认识,不过对他却是略知一二。”
山阴君以为他说的是范睢昔年在魏国受辱的往事,道:“范睢此人确实了得,可惜当年魏王没有发现这个人才,反而被臣下欺辱后投往秦国,现在反过来威胁到魏国。”
范睢为相之后,他的往事各国上层之间尽已知晓:范雎当初想为魏国建立功业,因家贫无法得见魏王,投在中大夫须贾门下当门客。魏昭王让须贾出使齐国,范雎随往,凭雄辩之才深得齐王敬重。齐王欲留他任客卿,并赠黄金十斤,牛、酒等物,均谢绝。须贾回国,不仅不赞扬他的高风亮节,反向相国魏齐诬告他私受贿赂,出卖情报。魏国当时的相国魏齐将他拷打得肋折齿落,体无完肤,又用席裹弃于茅厕,让宾客往上撒尿。范雎装死,被抛于郊外。返家后即托好友郑安平将自己藏匿,化名张禄,并让家人举丧,使魏齐深信自己已死不疑。
此后,范睢历经磨难后辗转入秦,然后抓住良机上书昭王,并凭借自己的口才和智谋获得秦昭王的赏识,最后升任秦相。
不过,东子所言的知道范睢此人却非这些往事,而是他曾听过一次历史课,那位历史课的老师对范睢评价极高,说他他上承孝公、商鞅变法图强之志,下开秦皇、李斯统一帝业,是秦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一代名相,也是我国古代在政治、外交等方面极有建树的谋略家。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曾高度评价范雎对秦国的建树和贡献:“昭王得范雎,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