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议伐秦 上
陵阳君哪儿知道陈明东想到其他地方去了,见他对朱亥如此青眼,心中暗道:“我是来收服他的,可别让他将我的人收了去了。”
想到这儿,连忙道:“明东为何不再中军大帐,却住在驿馆之内?须知此地并非我魏国,各色人等复杂,你身为我魏国将星,万一出了些许差池,本君可不知道如何向王兄交代!”
春秋战国时代行军打仗分上、中、下三军,领兵元帅、将领一般都在中军大帐,陈明东身为先遣军的首领,不驻扎在中军大帐却跑到洛阳城内确实有些说不过去,若是换一个人,他可以军法从事了,只是陈明东目前风头正劲,有魏王庇护,他也不敢轻动。
当然,这也怪不得陈明东,他本来就不是军人出身,对这些并不太懂。不过却听出来陵阳君此话暗地里也有几分质问的意思,便道:“多谢君候挂怀。只因为秦军退的蹊跷,天子并不放心,特地召我自带部分兵力协助守城。不过君候也知道,洛阳毕竟是天子脚下,明东也只能带少部分士兵进城,大部队依然驻扎在城外。”
“唉!明东多心了,本君并无质问的意思。”陵阳君连忙解释,又道:“说到秦军退兵,本君这边还真有一些消息。”说着哈哈哈笑道:“明东还是请咱们进去坐下说吧!”
“久仰久仰。”
“大名如雷贯耳。”
陈明东不得不一一虚礼作答,但有一条大汉却引起了他的注意。他陈明东身高接近1米8,在这个时代绝对算是高个子了,但这人却比他仿佛还高了一个头,一身肌肉爆起,他站在那儿,整个人仿佛铁塔铁塔一般,年纪有四十左右,腰间挂着一只大锤,大脸盘,络腮胡,眉宇间投着一股杀气,一般人见了他甚至有透不过气来的感觉。
陈明东没料到这个时代竟然有这样的人物,不由脱口问道:“不知这位壮士尊姓大名。”
那大汉似乎与众不同,并不会多少虚礼,闻言便道:“某乃朱亥!”
“朱亥!?”陈明东觉得这个名字有几分熟悉,再看他气度身材,下意识的觉得这人绝非籍籍无名之辈,只是一时之间想不起来。正思索时,看到他腰间的铁锤,猛然想起一人,骇然道:“朱亥……朱亥!?可是救赵挥金锤的朱亥?”
听到这举世赞誉的将星都知道自己的事迹,朱亥大感荣耀,只是面上神色不改,故作淡然的道:“正是某,些许小事,不值君候挂齿。”
陈明东叹道:“真猛士也!”
陵阳君身后一众门客听陈明东如此赞许,看向朱亥的眼神几分羡慕,几分嫉妒,却也有几人不屑,认为他不过一匹夫而已。
朱亥在后世名气极大,尤其是唐朝诗仙李白一首《太玄经》更是将朱亥与侯赢二人推崇到极高的高度,看到这位历史名人当面,陈明东不由回想起自己曾经颇为喜欢的这首诗: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焕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