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考评
李大人无可奈何的看着手下惟恐避之不及地模样,也分外感到为难,盯着摆放在自己面前的试卷,随手翻阅起来,看着这些卷子上的名字与籍贯,心里默默思考把,把这些人背后的关系按官员级别大小顺序排列好,当然有些官员是平级的,那就看对方有无更深厚的背景了,最后的结果上李大人失望了,因为有几份卷子的背景实在是难分上下,得罪哪个人都不是件好事,真让人难以决定。
忽然李大人目光一凝,看到一份卷子上面地名字居然一点也不熟悉,经过仔细回忆,肯定自己手上地名单没有这个人,李大人不由暗暗寻思着,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哪个评阅官悄悄的收了他地好处。
李大人生气了,这分明是藐视自己,对自己视若无睹,这如何能上心高气傲的李大人心里舒服,但是李大人是有城府之人,还有几分心计,不然出京巡考的差事也不会落到他的身上,毕竟谁都知道出京当主考是个美差,上下官员都争破头了,李大人能从中脱颖而出,凭的可是真本事,及朝中有人关系够硬。
“陈大人,过来看看这位卷子。”李大人瞄了刚才负责挑选卷子的官员,不动声色的说道,心里却暗暗想到,如果他机灵的话,让这份卷子背后之人把礼物给补上,那本官宽宏大量就不计较这件事情了,不然后果很严重。
上级有吩咐,低下的自然不敢怠慢,陈大人听到呼唤,虽然不情愿掺和到这种事情之中去,但还是乖乖的上前几步打量着卷子来,心里早打定主意,一定要和稀泥,绝对不说出自己的意见。
当然这些评阅官中肯定有几个正直之人,不过看到众人一致附和之下,也不好提反对意见,况且李大人这次做的还不算过分,只不过是在已经录取的试卷之中给予关照而已,而且还是三场皆优的,他们还可以接受这个底线。只要能中举就好名次并不重要,这些人也只能在这自我安慰。
人在官场,往往身不由已。生气归生气,并没有人因此拂袖而去,只不过是冷眼旁观他人的行动,等待最后的结果,好抄录名单。$君$子$堂$首$发$以待放榜。
“挑几身世清白的学子试卷出来,本官要仔细评阅。”李大人吩咐道。心里知道肯定有人会明白他地意思,底下官员中不乏聪明机灵之人,自然领会李大人的意思,认真从数十份卷子之中仔细挑选起来。
挑选完毕后,李大人看着自己面前摆放整齐的十来分试卷,满意地说道:“如此甚好。把这些归在甲榜,其他归在乙榜,三场皆优的放在前面,次点的在后,这样不是十分明了简单,何必再做争论。”
“大人英明。”官员们纷纷出言赞道,那些正直的官员也承认,相比其他主考官来,这位李大人做得不算过份。起码还有公平可言,就是有些小动作,起码还是可以让人接受。“各位认为这十几份试卷中,哪位是解元之才?”李大人微笑说道,能够帮忙的他已经帮上,其他事情那就要看天意了。
“张信、应城人士,安陆州学学子。”李大人未待陈大人仔细看完卷子,自顾念了起来,然后冷冷笑道:“陈大人,既然这位学子才华出众,那为何本官从未得知其人啊。”
李大人的意思很明白,陈大人这般聪明机灵之人如何不知道。天地良心,陈大人可从来没有受到过张信的礼物,而且连人都没有见过。只不过是受人之托罢了,陈大人连忙轻声解释说道:“李大人有所不知,这位张信的来历可不简单。”
费话,简单的话你会把他的卷子从数百份试卷中挑选出来,李大人不悦的看了陈大人一眼。漫不经心地说道:“是何来历且向本官仔细道来。”
李大人可是京官,哪怕是湖广的封疆大吏布政司也要给他几分面子。况且身为这次乡试主考官的他,在这里实际上是最大地官员之一,与这次乡试有关的事情他都可以过问,到要看看是谁这么不给本官面子,居然连招呼都不打,就想把人安插进来。如果自己不知情那还好办,现在知道有这么回事,如果不问个清楚,摆个官威,以后谁还会给自己脸面啊。“这个张信可是安陆兴王府里面的人,如今在给世子当伴读呢。”陈大人小心翼翼的说道:“兴王府里的袁长史差人让我们照应一下,我等不敢违意。”
虽然兴王没有实权,但人家可是当今皇上地近亲,谁也不会为了这点小事而开罪于他。不然哪天到皇帝面前那么一说,皇帝又不认识你,你就等着革职查办吧。
这些试卷表面上看起来各位学子家世清白,并没有什么值得一提地地方,可是有些人心明眼亮。知道这些学子都是有深厚背景的。不然也不会被挑选出来,所以当李大人让官员们评议地时候。众人反而不敢多言,免得得罪于人。
“各位尽管直言,这些学子桂榜上的名次如何就看各位大人的意见了。”李大人也知道这个事情可不好办,干脆利落的推给底下官员。
十几份试卷,这里面的关系可不简单,既有知县、知府的子侄、要不然就是与布政使司一级地大员攀亲带故的,众人如果敢发表自己的看法,自己官小位卑的,上面的怒火可承担不起,就算上锋大人大量不与自己计较,但低下的同僚关系僵化也不是件好事。
“刚才还热烘烘的争论不休,怎么现在都默不作声。”李大人训斥道。
“请大人恕罪。”评阅官员们纷纷请罪,刚才那是因为不知道那些学子的背景,怎么说都可以,现在谁还有这个胆子乱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