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应变
“皇上遗诏。”杨廷和不动声色的说道,却让其他人大为震惊,谁都知道正德皇帝驾崩地时候只说过一句话。根本没有留下任何旨意。
“杨大人,此举恐怕不妥吧?”毛纪迟疑说道。
“事宜从急。为了朝廷安危着想,在下赞成杨大人之言。”一直默不作声的蒋冕出言赞成说道,其他大学士听后也没有表示反对意思,相当于默认杨廷和地主张,张永见众位内阁学士没有反对,便知机的奉上笔墨纸砚,杨廷和也不推辞,思量片刻之后执笔一挥而就。
诏书内容无非是罢威武团练营,营兵回团营。边兵皆散遣还原镇;尽革皇店。军门办事官校悉还卫所;哈密、吐鲁番、佛郎机诸贡使,俱给赏遣回国;豹房番僧以及少林僧、各匠役教坊司乐人、南京快马船诸非常例者。俱予罢遣,放还四方进献女子、停止京师不急工务,收宣府行宫金室归入诸内库,都是革除正德期间的一些弊端,杨廷和写完之后传给几位大学士观看,大学士们纷纷点头赞同。
“张公公,麻烦你走一躺,把诏书呈送给太后,若是太后没有异议,那就请她用印盖章,以待我等诏示天下。”杨廷和拱手说道,正德皇帝虽然驾崩,但是宝玺玉印可不是谁都可以轻易碰触的。
“皇上幡然辞世,哀家心里十分悲伤,此后国事就托付给几位卿家了。”太后泣不成声说道,心里充满凄凉之意,十六年前先皇去世,留下太后与正德皇帝孤儿寡母,但正德皇帝贪玩成性,经常不在宫中,与太后地关系不怎么好,但儿子在总算有个念想,现在唯一的儿子去世,太后真地成为孤家寡人了。
“太后节哀,臣等自当尽心。”几位大学士异口同声说道。
“杨卿家,你身为内阁首辅,一直为皇上倚重,以后国事就交由你与各位大学士斟酌处理,哀家就不过问了。”太后没有过多的权力欲望,轻易的把行政大权交给内阁,然后吩咐道:“哀家要在这里陪皇上一会,尔等且先退下。”
几人领命退出寝室,在张永与谷大用的引领下,来到附近偏殿,现在谁还有心里离开,皇帝驾崩,而且没有留下皇子嫡系,帝位悬空未决,当然要商议清楚,但几人刚受到皇帝突然逝世的打击。现在都没有恢复过来,一时之间不知从何说起。
“杨大人。现在当务之极是要确立新君,不知杨大人有何建议?”几位大学士的关系还算和睦,既然太后说由杨廷和为主,几人也没有什么意见。
“咱家这就去。”张永知道事情紧急,也不敢耽误,拿起杨廷和写好的诏书,轻快的向寝室内走去。
“国不可一日无君,各位同僚觉得该拥立谁为天子?”梁储慎重说道,以前他曾经向正德皇帝建议过,让正德从旁系宗室子弟中选择二三人,放在宫内加以培养,作为将来皇储人选,如果正德有了自己的子嗣,那么就将其送回,这种想法,既可以稳定人心,又保证了皇权可以顺利地传承,因而得到了很多朝臣地一致赞同。
“新君且先稍候再言,现在老夫最为担心的却是京城安危。”杨廷和忧虑的说道。
“杨大人何出此言?”大学士毛纪惊讶说道,最近没有听说京城附近有什么动乱之处啊,如果有的话他早就接到消息了。毕竟内阁成员就是负责为皇帝解决朝廷政事地,底下官员有什么情况都要汇报给他们知道。
“首辅大人说地可是江彬?”谷大用轻轻说道。
“正是如此,如今江彬在威武团练营用事,手握兵权。如有不臣之心,京城危已。”杨廷和严肃说道:“在此风雨飘摇之际,朝廷决不可动荡。”
“那依大人之意,应该如何处理此事?”大学士梁储询问道,知道杨廷和心里恐怕已经有了决断,只是没有说出来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