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局势
“王舅息怒啊,事情还没有了结,娘娘那边还要多仰仗您出面呢。”张信笑嘻嘻地赔礼起来。若不是看出蒋荣是心胸开阔之人,他也不敢如此行事,不然得到这样身份地人。岂不是在自找麻烦。
“那就要看你的诚意了…整理发布于.…。”蒋荣也掂起派头来。
接下来的几天,把琐事都交给崔文处理之后,张信就是在甜蜜与埋怨中度过,有时候与绿绮花前月下,柔情蜜意的时候,蒋妃总是在恰当的时机把绿绮给招回去,而且对两人的婚期迟迟不肯表态,这让张信分外地无奈。
每当这个时候,张信就会找到蒋荣述苦。几次小酌下来,两人的感情急剧升温,有时蒋荣还冒着被蒋妃训斥地危险,旁敲侧击地打听起她对张信婚事的看法,可惜都被蒋妃看穿他地目的,根本没有透露任何口风,谁也猜测不出蒋妃的心意,而张信也曾经询问过绿绮,得到的却是佳人一脸地羞意以及神秘的微笑。这让张信惊喜的同时,也在心里胡乱揣测起来,蒋妃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不过当蒋妃车驾在通州滞留到第七天时,张信也没有这个心情再试探蒋妃地意思到底如何了,因为朱厚与朝廷百官已经争论七天,但是对兴献王夫妇的仪注问题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太和殿上的火药味越来越浓,君臣之间的矛盾也越发激烈。
“谢谢王舅把我地心意告诉娘娘,娘娘才会同意考虑几天的,当然要表示感谢啦。”张信微笑道,这几天还要麻烦蒋荣去催促蒋妃,让她快点决定婚期,免得日后又生变故,突然又改变主意不让绿绮嫁给自己了。
“瞧你这娃子,就是客气。”蒋荣有些不好意思,连忙给张信出主意说道:“妹妹既然要和你媳妇商量这事,那你快些把媳妇接来啊,不对,应该是未过门的媳妇接来,妹妹肯定是想见见你未过门的媳妇,所以才会这样说的。”
蒋荣越想越对,事情肯定是这个样子没错,妹妹也看这娃子顺眼,想看看他那没有过门的媳妇是不是能配得上他,所以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妹妹果然考虑得很周详啊,果然就是比自己聪明。
“如果我猜测没错的话,娘娘现在应该与和她商量着呢。”张信笑道,想来绿绮现在肯定又一脸羞意,不知道怎么应付蒋妃的调笑吧。
“你媳妇是什么时候来地,我怎么没有看到啊。”蒋荣糊涂问道,自己才刚离开厢房片刻,而且也没有见到有人过来啊,他媳妇是什么时候进厢房的啊。
这期间张璁再次上疏编撰已久的《大礼或问》,辨论继统与继嗣的区别。并就礼制上的尊崇及墓庙诸事析说甚详。内容有理有据,在朝廷中开始流传开来。引起不少人回应,而杨廷和知道之后,马上让人予以抵制,但是张璁的言论还是慢慢地传扬开来,碍于杨廷和势大不敢出面支持,只有把话藏在心中。
而朱厚看到《大礼或问》之后,底气变得更加充足,与大臣们争论的时候立场更加坚定,希望大臣们认同自己的旨意,可是大臣们已经认准死理,认为朱厚继嗣是天经地义的,其他言论都是歪理邪说,根本不可听信。
所以说朝中现在支持朱厚的决定的只不过数人而已,不同声音刚刚发表,马上就淹没在众多批驳的声潮里,虽然身在通州,但是每天都会有人把朝廷发生的事情传讯给张信,所以张信也知道事情再这样拖延下去,恐怕难以善了啦。
正当张信在犹豫是否回京城里看看的时候,蒋妃却先一步找到他,希望他到宫里看看朱厚现在地情况,然后再回来告诉她知道,蒋妃虽然不像张信一样对朝廷的事情了然于胸,但通州离京城这么近,要收集京城里发生的事情轻而易举,听到朝廷局势这么紧张,蒋妃非常担心自己的儿子。
虽然蒋妃对政治知之不深,但也明白如果自己现在起驾进京的话,这岂不是承认自己是错误的,这可能会对朱厚造成影响,所以蒋妃虽然担忧朱厚,但这时也只有忍住心中的忧虑,派张信回京城查看情况,自己坚持留在通州等消息。
“她一直在娘娘身边啊,难道王舅没有看见?”张信故作惊异说道。
“没有啊,刚才我和妹妹说话的时候,屋里根本没有其他人啊。”蒋荣努力回忆起来,觉得自己应该没有记错,自己进房的时候,妹妹就让那些丫环出去了。房屋里只有自己和妹妹两个,另外还有……
“娃子,你说的媳妇该不会是绿绮那闺女吧。”蒋荣虽然憨厚,但并不代表他愚笨,这么明显的提示怎么可能听不出来。
“是啊,王舅你不知道吗?”张信疑惑说道:“我以为您早就清楚了。”
“鬼娃子。坏心眼真不少。”片刻之后,蒋荣终于明白妹妹刚才说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啦,不过却没有生气,反而有后辈向长辈耍小花招的感觉,也忍不住笑骂起来,怪不得妹妹不肯明确答应呢,对这样的坏小子就应该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