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四个宰相的人选
如果选地是他,倒是许敬宗等人能够接受地结果。反正阎立本垂垂老矣,又是一辈子的老好人,他在就权当他不在好了,但是处于劣势而且一直在尽力督促皇后让太子来监国地来济等人却是理所当然的不乐意,因此便提出了自己这一边的人选。
而这些矛盾,在六部也是一样,双方可以说是针锋相对,只不过。不管从哪方面来看都是武后这一派略占上风罢了。
但是,占了上风不代表就能完全压倒对方,相反,越是这样,双方斗得越是厉害,于是,中书省许敬宗拟出的行文到了门下省几乎是十有**的会被来济给驳回,而且,在各自辖内。还会百般的寻对方人地毛病,李敬业说他在门下省很是受气便是因此。
而这种情况,自然不可避免汇总到了政事堂。
作为宰相对坐议事的地方,政事堂不可避免的吵成了一团,反正大家都彼此的看不顺眼,所以,一点芝麻绿豆大的事情都能对骂起来,反正双方互相卡着脖子呢,到了最后顶多大家都不痛快罢了。于是到了后来。原本很多顺理成章的事情却都因为这种斗争而久拖难决。
但是有些朝廷大事却耽误不得,所以。皇后娘娘便下令,命政事堂的宰相们按人头表决,这样一来,宰相的人数自然就成了能否掌握主动权的关键点。
但是很显然,今天阎立本老爷子的心思可不在这上头。
所以,当下萧挺说完了,他地目光也只是在画上流连了片刻,便又微微垂首,不知不觉的就已经轻轻叹了口气。
当下萧挺目不转睛地看着他,过了一会儿,不由得自己一笑,然后转过身去,自己伏案看起自己的画来。
阎立本在发愁什么,他自然知道。他虽然不想掺和进那些斗争里去,但是并不表示他不关心那些斗争,相反的是。作为一个刚从大危机中走出来的人,而且还是一个拥有着预知未来能力地穿越者,萧挺的政治敏感性甚至比李这样的老狐狸都要强了很多。
毕竟他知道,不管自己内心愿不愿意,登上朝堂都已经是自己将来必须走的道路,所以,这已经是牵涉到自己身家性命以及一生幸福的头等大事,怎由得他不重视!
而眼下能有资格进入政事堂地宰相,却只有中书省的中书令许敬宗,和门下省的侍中来济,另外,年纪轻轻的黄门侍郎李敬业也因为被授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而成为宰相之一,所以,这二比一之下,来济在政事堂自然有些孤掌难鸣,再所以,回到门下省之后,他自然会加倍的收拾李敬业。
于是,双方都苦不堪言。
而就在前几天,皇后娘娘突然提出准备增加一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来参知政事,但是选谁呢?皇后娘娘却只说准备选,而并没有说选谁。
于是,这第四个宰相之位则成了两边都务必争夺到手的。
按照常理,尚书省的尚书左、右仆射自然是首选,偏偏尚书左仆射现如今空置无人,于是,身为尚书右仆射,而且一个多月前还曾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阎立本,自然成了最热门的人选。
所以。眼下朝中关于中书侍郎一职的惨烈争夺他自然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而且,在他这个预知未来的穿越者看来,眼下朝中地形势其实并不复杂,说白了,也就是关于权力争夺的一种拉锯战罢了。
大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度,而眼下的朝堂上经过了一番大调动大换血之后,出于皇后娘娘有意无意的安排,三省六部已经隐隐然呈现出一种犬牙交错的态势。
例如这门下省的长官正三品的侍中,是老臣来济。他显然是支持皇帝和太子的,但是明显是皇后一党的李敬业却担任了门下省地副职黄门侍郎,所以,不管李敬业每次见到萧挺都要抱怨一番的受气是不是真的,至少双方的相互不对付是肯定有的,而因为有了李敬业在,来济在门下省的权威也肯定受到了不少的约束。
与此相同地。许敬宗虽然在中书省担任中书令,但他的副职中书侍郎却是原来的太子舍人李义府,于是,这一边自然也不可避免的掐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