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回:众皇亲赴宴宁安殿,太子妃嫉生秀春园
杨坚在一旁看来这四句诗,说道“妙,妙啊。萧妃四句七言,便把花草和边塞相连一起,看来前藩去往并州,真是不虚此行。”
独孤皇后也说:“我看萧妃进步极快,诗书才艺已不逊于宫中这些丫头。”
这时一直站在一旁的杨广这才走过来,说道:“孩儿随军征战之时,萧妃独谨记母后教导,孜孜不倦,进步斐然,平ri里与八弟萧瑀书信往来,字也练得愈加好看。”
独孤皇后一听萧瑀,起兴问道:“对了那萧瑀前年跟着你夫妻,来我大隋之时才九岁,还是个顽皮孩子,如今又长高了吧。”
萧珺言道:“回禀母后,萧瑀天资聪颖,机敏好学,下个月就十一岁了。”
送去浮世守清净,只存慈悲在心肠。
隋文帝杨坚一看三皇子杨俊内心如此向佛,游兴正浓,也不愿当面训斥,便说道:“皇儿一心敬佛,虔诚可见,也算借花献佛,大伙在瞧瞧谁还可做诗?”
太子妃元氏脑子一转,自己最嫉妒萧珺美貌,可萧珺学识不深,不如捉弄一番,闹个笑话,也让大家取笑一下萧珺。
元氏言道:“启禀父皇,母后,既然秦王借花献佛,不如再来个以花喻兵戈,让晋王妃用花草做首边塞诗如何?”
萧珺一听此言,赶忙摆手言道:“嫂嫂好会取笑人,我又不曾度过多少书,哪里能用花草来做边塞诗。”
“好歹也是梁国的皇子……”独孤皇后转身对杨坚说道:“萧瑀是娘家人,我大隋应知客情,陛下不如给个封赏,以免外人笑话,咱杨氏慢待了萧氏的娘家人。”
“所言有理”杨坚摸了一下羊角胡子,说道:“朕封萧瑀晋王府驾前左千牛,ri后陪驾晋王妃左右,将来也可在大隋为官。”
晋王杨广和萧珺一听,双双拜谢。到是太子妃元氏在一旁看了,反到更加心生妒忌,本想让萧珺出丑,反到让她占了便宜。
独孤皇后笑道:“太子妃说的也是,确实难为晋王妃了,这花草与边塞有什么干系,出这题目也够难了,不过萧珺也在宫里学了些诗书,不如试试看,做不好也没什么。”
太子妃元氏又取笑道:“那算命的半仙说你六神无主,我看这下子妹妹真就六神无主了。”说完众人哈哈大笑,萧珺一看太子妃百般刁难,羞得脸面通红,只好答应以花草为题,做首边塞诗。萧珺拿起毛笔,抿着嘴左思右想,这才写下:
塞内芬芳塞外黄,壮士空把旌旗抗。
落瓣飘絮追风泪,雉羽雕翎入箭囊。
萧妃写罢,嘴里不住的默读,生怕闹出笑话。杨广知道萧妃最怕被母后问及诗书才艺,所以心里也是敲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