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殿试
王华在发抖。
策论说到底,就是时事,时事随时都可能改变,因而皇帝出题也会比较任性。
“儿子现在还只是半懂不懂,所以这几日,儿子也在琢磨和推敲。”王守仁很认真的道:“不过此四字,乃南和伯府方公子所赐,儿子越是琢磨,越是觉得此四字所蕴藏的,并非只是简单的道理,真感细思恐极。孔圣人和程朱夫子,固然有道理,可儿子却以为,他们……”
对此,方继藩并没有将历史上的策论题透露出来,免得让五个门生受这些题的影响。
好在,状元郎就是状元郎,毕竟是当今朝中声誉如日中天的少詹事,王华只吸了口气,脸上又重新换发了笑容:“那么,这知行合一乃是何意?”
王华气得脸色蜡黄,一双眼睛,鲜红似血。
方继藩坐下,表情认真起来:“好了,不说这个了,明日就是殿试了,为师也没什么可以教你们的,这殿试之中,要好好努力,别都像江臣和徐经一样,给为师丢人。”
敢情这些日子,你成日关在书房里,压根就没有在温习功课,都在琢磨这知行合一四个字了。
江臣和徐经二人,顿时面露惭愧之色,是挺丢人的。
王家诗书传家,靠的就是四书五经,是孔孟和程朱这些先贤们赏的一口饭吃,你……小小年纪,居然如此离经叛道。
与其如此,不如培养他们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质,欧阳志、刘文善、江臣三人就很不错,你看,他们不是在自己的调教之下,变得即便天塌下来,也一丁点也不觉得诧异吗?
也就是明日,就要殿试了,不是……这是几个意思?
可见,自己的教育,是极成功的。
王华的表情开始有点儿凝固,呼吸也开始变得急促,明日……
而接下来,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就全凭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接着又慎重地交代了一番,便让五人早早去睡。
连圣人都敢批评了!
对于这一场殿试,方继藩其实有些拿不准,他倒是知道弘治十二年的殿试题,不过殿试非会试和乡试,会试和乡试的题,早就在主考官心里了,一般情况之下,是不会变得,毕竟八股题受外界的影响比较少。
反了啊这是……
而殿试主考的,乃是策论题,这意义就不一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