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师生情深
杨管事显得有点焦虑,虽然时候其实还早,可他还是不断地看着天色,生怕少爷误事。
没有恩师,欧阳志三人自知自己极可能还不过是个小小的秀才,当初极可能会名落孙山,回到了保定府老家,乖乖地继续苦读,准备下一场乡试。
欧阳志徐徐站了出来,行礼:“臣在。”
他们和恩师,还是很有感情的。
面上波澜不惊,一脸的老实忠厚,便连说话,语气虽带着暮气,可到了御前,却无半分战战兢兢的惶恐。
唐寅五人深深地看了方继藩一眼。
无论恩师如何对待他们,是打是骂,他们都深信,恩师是对自己好的,一切都会为自己着想,于是乎,莫名涌出来的泪水,模糊了他们的眼睛。
众人才呼啦啦的起来,许多人纷纷垂头,脸色发青。
如今,这富贵荣华,触手可及,在这样的清晨,眼看一场考试之后,五人即将各自有自己的大前程,想起以往的种种,想到恩师平时的教诲,还有恩师平日的敲打,五人的内心深处,俱都一股感动涌上了心头。
弘治皇帝突然一笑:“此科会元欧阳志,在何处?”
五人一齐拜倒,在这门前的青石板上,默然无声的行了师礼。
相比于其他的考生,那等脸色的不自然,他显得‘沉稳’很多。
“知道了。”方继藩点点头,快步到了唐寅五人面前。
弘治皇帝暗暗点头,此人,倒是颇有气度,倒有几分临危不乱的风采。
好不容易,见少爷来了,他顿时眉开眼笑地迎了上去:“少爷,几位公子都在等少爷……”
这些年历经了几次殿试,那种惶恐不安的贡生见得多了,若是被皇帝唱到名的,奏对时显出的惊慌,就更加明显了,闹出的笑话,可不少。
他之所以想起欧阳志,是因为这个欧阳志实在传奇,据说原先只是一个保定府的落第秀才,没什么惊奇之处,可自从方继藩调教之后,一个土鸡,瞬间变成了凤凰。
这漫长的日子里,他们都在和方继藩磨合,起初肯定有许多不习惯,可渐渐的,在他们的世界里,已经习惯地多了这么一个可敬可畏的尊长。
这不免得,使弘治皇帝升起了好奇心。
而若没有恩师,唐寅和徐经,只怕现在早已不知是死、是活。
此人……到底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