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王霸之道
弘治皇帝颔首道:“他一路在朝鲜国,甚是辛苦,刚刚回来,你不必苛责他,否则朕可是要苛责你的。”
这事既然说明了,自也没方继藩什么事了,说着,方继藩便告退了。
刘健自是明白在这件事上,弘治皇帝对他是维护之意的,感激地看了弘治皇帝一眼道:“臣遵旨。”
弘治皇帝像是如释重负一般,面容也放松了几分,道:“这么说来,宁波府的赈济钱粮就不必发放了,这样也好……”
弘治皇帝便微微一笑道:“说点高兴的事吧,而今,倭寇平的如何?”
弘治皇帝自然知道新学的主张,因而对文素臣这个人,很是不喜。
“臣有一事想奏。”说话的,乃是礼部尚书张升道:“近来有大儒文素臣……”
刘健却是没有因为弘治皇帝的袒护,而松懈下来。
任何的权力运作,都会在小圈子里运行!
陛下固然可以体谅自己的儿子,可读书人们的嘴太厉害啊。
方继藩这个人,还算靠谱的。
兵部尚书马文升一直都在细细咀嚼着方才的奏对,对这士林中的事,作为弘治朝的君子,历来是比较关注的!
得了方继藩的保证,大家心定下来。
此时,陛下突然问起平倭之事,马文升才回过神,眼眸一下子的明亮了几分,精神奕奕地道:“陛下,兵部挑选了精兵强将,又使其驾驭最新的六艘海船,而今养精蓄锐,只要倭寇敢来,便教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可实际上,君臣也是人,只有在廷议的场合才会如此,而且几乎廷议之上,数百上千人凑在一起,其实屁事都议不出来。
这样一想,他心里一沉,果然是树大招风了。
别看后世的影视剧里,似乎但凡是开朝的时候,君臣们都是正式无比,往往都是数百上千人聚在一起,有板有眼的商讨着国家大事。
想了想,刘健道:“此中原委,老臣一定回家之后,向臣子问明。”
等方继藩一走,顿了顿,弘治皇帝又道:“朝鲜王请见,诸卿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