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0
释伽摩尼思索了,这个还是陷阱,昌平是在用潜台词告诉自己。出家人自然不能留恋红尘。如果按照这个逻辑那么就是自己是恶人了。但是却不能说自己为善,因为为善者双手血腥,这个说法怎么说都有点可笑。
不过释伽摩尼毕竟是久经论辩的老手,见昌平把问题抛出后,就回答说:“这些僧人是佛祖的仆人,他们是虔诚的,也是慈悲的,更是大无畏的。因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释伽摩尼说到这里又是一声佛号。周围的和尚也跟着合了一声。
释伽摩尼满意的点头,意味深长的看了昌平一眼然后说:“至于你的善恶,这个还是要取决与你,你若为善则天下太平,你若为恶必将血流成河。”
昌平无奈,这个滑头没有给自己任何的机会。昌平看到这条路走不通后,立刻跳跃思想说:“那么为什么你们还会出兵侵吞我天朝西藏,难道这个也是为善吗?释伽摩尼先生又如何解释那些死在天竺士兵手下的贫民呢?”
这个问题是敏感的,杀红眼的人很难控制这个度。滥杀无辜这个存在在任何战争中。现在昌平把这个问题抛出来,只不会是想步一个陷阱,只要释伽摩尼一个不小心踩下去,昌平有信心不让释伽摩尼再爬上来。
昌平听到这里感觉到释伽摩尼又踩了个陷阱,连忙忙说:“可以不可以理解成佛渡自己身边,或者自己影响范围以内的人,而超过这个范围的以外的就不问了。那么你觉得这样平等吗?”
释伽摩尼感觉自己被耍了,因为转了一圈又转了回来。释伽摩尼不打算继续和昌平围绕这个问题打转。只好丢出一个平行论点说:“佛渡有缘人,除了佛愿意接纳你,也要你愿意归依我佛。所以佛愿意接待一切愿意归依我佛之人,这个就是众生平等的道理。”
昌平终于明白为什么释伽摩尼能混的如此风升水起,这个老家伙还真有一套。
昌平见已经不能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于是连忙换了个话题说:“既然在佛的眼中分有善恶。那么我想问释伽摩尼先生什么为善,什么为恶。”在昌平有意的引导下参与辩论的十个和尚成为了听众,倾听释伽摩尼与昌平的辩论。
释伽摩尼知道昌平的打算,无非就是利用自己的语言的漏洞,然后攻击自己。释伽摩尼明白昌平的问题后,立刻圆滑了起来。摸棱两可的说:“善者不与人为恶,恶者不与人为善。”
第五十三章威胁
释迦摩尼知道昌平在逼迫自己,只要一不小心自己必然被昌平所算计。释迦摩尼见昌平那双充满得意的眼睛连忙宣了声佛号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你太执着与俗世了。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释迦摩尼说到这里又双手合十唱诺了声佛号,周围的和尚立刻发出震天的欢呼。
这个就是我们的佛祖,就是他,也只有他才能说出这么多道理。
昌平无奈,他说不出向释迦摩尼这样华丽的词汇,不过见释迦摩尼的姿态这么的超然。让昌平不由的在内心酝酿起无名的邪火。
这句充满玄机的话让全部的僧人陷入了沉思。昌平知道释伽摩尼说的是废话,但是就是这样的废话让人有中茅塞顿开,但却有咋听咋不得劲的感觉。
昌平顶了句:“善者不与人为恶,难道善者可以一直善。恶者不与人为善,难道恶者可以一直恶。”昌平说完终于融会了这些话的意思,原来这些话少了个中心。而这个中心就是一个陷阱,现在昌平已经开启了这个陷阱。
释伽摩尼见昌平已经中技,收网说:“善者不与人为恶,善者不可以一直善。但信佛者可以保持善念。恶者不与人为善,恶者不可以一直恶。信佛者如果一心向善,自然可以把自己从苦海中解脱。善恶存与一念,可为善也可为恶。只有信佛者才能明白应该怎么做。”
昌平知道自己又败,多么想伸手抽自己嘴巴子。但是现在还不能。周围的近十万僧人一起喊了声佛号,把陷入自责的昌平拉了回来。
昌平见在佛法上已经拉不到便宜,立刻转了风向转变立场说:“既然善恶本是一体,那么我想请教释伽摩尼先生,现在你们僧人是为善还是为恶。我是行善还是作恶?”昌平说完带着期待,等候释伽摩尼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