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 文明的力量
我们先要承认西方国家跟清政府签订所谓不平等条约的手段是不平等的,但是从内容上来说,却是完全平等的。
有人说,那租界总该是不平等的了吧?
至少在清末的上海,租界可不是外国人自己用武力占领的,而是清政府的官员求着外国人来租的。
这是因为外国人的消费力高,在租界之外的各项消费可以有效地提升财政收入,还有就是租界的治安比较好,环境也相对整洁,可以省掉当地官员不少的力气。
事实上,至少在19世纪9o年代之前,西方列强们给中国提供的环境还是相对和平的,如果中国政府能够利用好这五十年的时间,完全可以一跃而起。
可现实却很让人失望。
在广州,由于英国商人长期与中国进行贸易,英国人在广州人心中留下的印象还算是不错的。
一方面,基于自由贸易的传统,英国人会经常雇佣一些本地人装卸货物,也会在广州城进行各种消费,英国人概不赊欠,且给的费用也比较高,比经常打白条的清政府要好太多了;另一方面,英国在战争的一开始就公开宣布这次战争是针对清朝皇帝的,而林则徐等人为了粉饰太平也将这次战争美化,说英国人是因为在广州做生意受了委屈,所以国王派人来打官司。
这么一来,广州人民就觉得,哦,这事跟我们没关系。
在战争结束之后,林则徐曾经对广州人的“冷漠”非常生气,可他却忘了他自己对这个现象的出现也该负全面的责任。
但现实却是,清政府从来没有认识到这其中的价值,虽然有洋务运动,但大量的精力还是放在了内耗之上。一如上面有人指出的那样,鸦片战争之后的许多战争的起因都是清政府罔顾条约的内容,不遵守相关的协定,结果招致战火。
对于这种行为,也只能用一个“无力”来解释了。
绝不是说所有的清廷统治者都愚昧无知,肯定有一部分人是清醒的,最关键是清醒的,反而不如愚昧的,越清醒就会越痛苦。
租界这种事情,不只是中国有,日本也是有的。
好了,战争结束了,该赔款了。
最终赔款是21oo万银元,其中12oo万军费,3oo万鸦片钱,3oo万欠款。
想一想这是什么概念,清政府肆意销毁的鸦片烟和欠款居然达到了一次战争军费的一半是清政府一年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
直到此时,清政府才如梦初醒,下令十三行的商人立即归还対英商的欠款。
如果说鸦片战争是源于清政府与外部世界的信息沟通不畅,那么在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与西方国家间的关系就更值得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