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甲午崛起 > 1108 文明的力量

1108 文明的力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因为当时的清政府官员审案还是奉行电视屏幕上那一套,告状人跪下申诉,县老爷当堂问案,给出判决。

其中的冤假错案之多,司法**之深,想必略懂些中国现状的人都会明白。

但是当时的租界内却已经开始了近代法治的实践,租界内的居民告状,采取的是立案、侦探探案、律师起诉、当庭质证以及陪审团判决这一系列的流程,虽然或许也会有不公,但相比起中国法律来说其进步之大是不言而喻的——至少普通老百姓可以堂堂正正的展在法庭上对法官诉说自己的冤屈,而不必跪着。

如果你是普通老百姓,你做生意被人坑了,你会选择去哪儿告状呢?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在1858年,日本开放了长崎、横滨、神户、新潟、函馆五处口岸,后来也开放了东京和大阪。但由于明治维新,日本迅西化,到1899年,西方国家就将所有的租界还给了日本。

反观中国,直到1999年才收回最后一块租界,这一百年的差距令人深思。

如果能想明白这件事情,应该也就清楚为什么西方国家要“侵略”清朝,而日本人却会立下“北米合众国水师提督佩里纪念碑”的纪念碑了。

《孙子兵法》开篇就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除非万不得已,否则是绝对不会轻易动战争的,更何况鸦片战争时期的中国在西方国家的眼中还是一个巨无霸的存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自认为会有绝对战胜中国的实力。

这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那就是租界内的居民自然可以去租界内的法庭告状,租界外的居民就很难享受这一待遇了。

解决的办法也总还是有的,第一,可以让外国人代为报案和起诉,支付一定的费用;其二,尽量把租界内的外国人拖下水,让自己的案子跟租界内的人扯上关系,这样就有了在租界进行告状的理由。

摒弃那些历史书上的堂而皇之的理由,普通百姓的选择或许更能说明民心的向背。

当一个国家的公民开始不信任自己的法官、法庭和法律,愿意在外国的法律体系和文化环境下生活的时候,这个国家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也就不言而喻了。

鸦片战争是中英两国几十年贸易积累下来的恶果,实际上是一个前现代国家跟一个工业国家之间的矛盾。

就如林则徐处理问题的方式一样,这种基于不同制度的对贸易的理解,即使不在184o年引战争,也必将在之后的几年内爆。

清末上海租界内生一些有趣的事情。

众所周知,西方国家在租界内获得的一项最重要的权力就是治外法权,这一权力历来被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以及主流观点视为国家屈辱的象徵。

但有趣的事实是,在旧上海的租界中,治外法权却成为老百姓眼里的救命稻草。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