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大唐将帅12】
后来,出于对付吐蕃的共同利益,唐朝和大食很快和好了,如果没有后来的“安史之乱”,唐朝的武力扩张应该还会继续。史料上记载被俘的唐军中有造纸工匠,是他们将造纸术传到了西方,史家对此存有疑义
,当时,大唐的陆路交通和海上交通都如此发达,难道这么长的时间没人知道造纸术是好东西?但是,怛罗斯战役的确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唐朝在中亚的势力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怛罗斯战役以后,虽然力图恢复,却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高仙芝被免去了安西四镇节度使的职务。
入朝做了右金吾大将军,后来被封为密云郡公。天宝十一年,封常清担任了安西四镇节度使的职务。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起兵造反,十五万大军直扑洛阳和长安。安西和北庭的精兵入关勤王。边境由此兵力空虚,
于是,怛罗斯(今哈萨克江布尔城附近)战役终于在公元751年爆发了,其起因就是高仙芝对石国(今乌孜别克斯坦塔什干)发动的战争。
天宝九年,高仙芝以石国王“无藩臣礼”为借口,带兵讨伐石国。细看史书,就会发现这种理由是十分牵强的,背后包含了强烈的功利心。
天宝末年,为了满足唐玄宗开疆拓土的宏愿,边将们往往不择手段,想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花样。
安禄山设置酒宴,灌醉契丹、奚族的酋长,然后就在酒宴上割下他们的脑袋,还坑杀随从数千人。
高仙芝假装和石国国王和谈,却发动了突然袭击,俘虏了石国国王,对石国大肆抢掠,对石国百姓施行了种族灭绝。
但仍然苦苦支撑了很长的岁月。后来,吐蕃和葛逻禄攻陷了北庭都护府,吐蕃又攻陷了安西都护府,大唐在中亚的势力才走向式微。
而此时的唐玄宗还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朔方、河西、陇右的精兵相隔遥远,援救不及,朝廷手中几无可用之兵。而安禄山的手下都是久经训练的虎狼之师,乌合之众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在这之前,石国对大唐一直是进贡不断的,有《册府元龟》为证,但是,强权即真理这句话至今没有过时,弱国没有话语权。
石国王子逃走了,他把高仙芝欺诈贪暴的行径遍告诸胡部落。诸胡部落震怒了,联合大食国(阿拉伯帝国),准备进攻安西四镇。
高仙芝得知消息,决定先发制人,率领包括拔汗那、葛逻禄人在内的藩汉联军三万人深入大食国境,在怛罗斯(今哈萨克江布尔城附近)与大食国的六万精锐展开了激战,双方杀了五天五夜,不分胜负。
在这关键时刻,唐军阵营中的葛逻禄人被大食国将领收买,临阵倒戈,与大食*队一起夹攻唐军,唐军敌友难辨,乱了阵脚,终至溃败。
右威卫将军李嗣业奋力杀开一条血路,才保着高仙芝和数千唐军离开了战场。大食*队胜得极其艰苦和侥幸,唐军损失惨重,但未伤元气和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