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唐朝那些事儿 > 第二百六十二章 【一代女皇】

第二百六十二章 【一代女皇】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特殊的身份,武皇对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总是退避三舍敬而远之,始终怀疑他们真正的才能和与己合作的真情实意。

她从天下寒门庶子身上看到了朝廷的希望和生机,不断地敕昭天下,举荐贤才,以至于每年的应考者首尾相连,入流士子,年以千计;还设“南选”,在江淮以南一带选拔人才九幽天帝最新章节。武皇对入流士子加阶进爵,委以重用。

武皇历来认为,治天下者莫不以天下为己任,天下孕育精英,精英出自天下;只有不拘一格,平流竞进,方能集天下精英于朝中,广布精英于天下。仕途坦荡,充满挑战,不失玄机,对士子对天下是一种恩泽与诱惑。对朝廷则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宝库和智慧源泉。

吐故纳新,循环往复,武皇要让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流淌在武周王朝的血脉里。使武周江山始终保持不竭的活力。

遥想当年,北魏孝文帝从塞北迁都洛阳,除了塞北荒寒,不配做帝都之外,更重要的是,北魏已逾百年,朝臣乃至他的种人不免暮气渐重。

为国家之长治久安计,具有远见卓识的孝文帝就是通过迁都来刺激和振奋朝臣及种人。

如今,武皇大兴科举。大批使用新人,就是要用新人来扫除朝廷暮气。使朝廷不时有焕然一新的感觉。

一边是仕途广进的朝廷,一边是跃跃欲试的学子,在需要与被需要之间,武皇把它演绎成一种相得益彰的对等关系,由此激发了学子们一颗颗骚动的心,一颗颗由功名驱动的心。

没有人再怀疑功名,更没有人会忌讳功名,相反,为了功名,他们可以信马由缰,可以义无反顾,心无旁骛穿梭在无限废土。那些来自社会底层的寒门庶子,曾经把朝廷看得那样神奇,那样遥不可及。

当他们迈入殿堂,见到武皇亲试的时候,他们知道,这是武皇赐予他们的机会,使他们有了迈向朝廷进入仕途的机会,这是何等的荣耀,何等的庄重,其感恩之情不言而喻。

而在他们的背后,则是天下父母望子成龙的殷切期盼。武皇何曾不能体察到他们的心情?

遥想当年,自己十四岁被先帝太宗看重选入宫中,当时的心情不正是这样的吗?

同时,用崭新的治国理念结束门第森严、贵胄林立的时代。以更大的空间接纳那些梦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寒门庶子,为他们提供更多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机会。

这无疑有利于这个由她创建的新兴朝廷,有利于她的宏图大业的实现。

武皇看重儒学,早在太宗时期的十几年中,就阅读了大量的儒家经典,然而,她又对儒学明径有着本能的抵触,她看到那里有太多的陷阱,太多的迂腐,太多的韬光养晦、藏锋留拙;也领教了被儒学经典教化下的重臣对自己一次次的伤害。

她不能作茧自缚,被纲常伦理捆住自己手脚,那样她将一事无成。她需要朗朗乾坤,清风送爽的文采;需要优劣高下,工拙易见的对策;更需要不守成规、激流勇进的人才。

她要用诗赋、用策问引导天下,训练士子,把他们从明经帖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还他们以质朴,以真知灼见。

她就是要在他们的感恩和渴望中启用他们,在他们强烈的欲求中发挥他们的作用。武皇自信,没有哪个君主能像她这样如此广泛地满足天下庶子出人头地、一举成名的欲望。

她为自己降恩于民而欣慰,也为朝廷喜得人才而自豪。就在洛城殿试,一篇直指武皇重用酷吏之弊的策文,在上万份答卷中被武皇选中。

这是士子张说的策文,虽然针对的是武皇。而且重用酷吏,也有她难言的苦衷,但武皇还是被策文者秉笔直书的勇气和出类拔萃的才华所深深感动。以至于在群臣面前对他赞誉有加。

爱屋及乌,士子张说的对策被武皇钦点为天下第一。并被拜为太子校书。

策文被张贴在尚书省,不但令满朝文武对士子张说刮目相看,而且也让朝臣明白,武皇选才用人不计私嫌,只要有才华,哪怕他是一匹难以驾驭的烈马,她也要用,而且要重用。就是要让天下英雄有用武之地。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