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二章 兵蹙何能祓鬼傩(上)
“那是云梯车!还有攻濠洞子!”苏子正一向想学着他父亲的稳重,但看到交趾人推出来的攻城器械之后的反应,还是差了苏缄一筹。拳头用力捶着城墙,“什么时候贼人会打造攻城车了?!”
“毕竟是神兵利器。”唐子正对苏缄的未雨绸缪感佩不已,“多亏了皇城从京城里催着发了下来。”
“多亏了有他。”这些天来,苏缄的副手表现出来了足够的军事才华,而且临阵更是奋勇,哪里还是文官,根本是最出色的武将。
“桂州城中的神臂弓也没多少,最多一千五,那还是经略司的治所。”苏缄上京时与韩冈的结交,让朝中配发下来给邕州神臂弓没有在周转中耽搁,可桂州就没有这么好运气了。
有了唐子正的指挥,加上英勇奋战的士卒,邕州城东南的攻防战优势明显的就在守军一方,两轮神臂弓齐射,就让交趾人的攻势立刻被压制了下去。
“库中还有八万多支,一张弩也就一百多支。只能等贼军射进来时,在地上捡着用了。”城外的贼军也有神臂弓,就在他们竖起旗杆的同时,也拿出了两百多具,估计是一个指挥的数目。“真不知道是谁家的援军。”虽然领着援军的张守节已经自食恶果,可苏子正还是忍不住心头的气。
苏缄放心地转身要下城,今天城池可保无恙。
自从邕州被围,刘彝派出了广西都监张守节率领三千兵马,赶来援救。但张守节是个胆怯无能的将领,在路上磨磨蹭蹭。苏缄等不下去,派人带着包有求救信的蜡丸,连夜潜出城去,去找广西提点刑狱使宋球——经略刘彝,苏缄是不敢信了。而五天后,援军的消息就传来了。
可是到了屡攻不下的时候,李常杰反而要用那三千援军来提振士气。
从后来的城外喊话,苏缄他们用了一番工夫将整件事拼凑了起来。张守节逡巡不进,害死了随他出战的将士,也毁了邕州等待外援的希望,让人对他都没办法同情一星半点。
说起让邕州城彻底孤立的罪魁祸首,唐子正与苏子正就有了共同语言:“的确是自作自受。刚开始的时候,哪一家贼人愿意离开富庶的邕州,去与援军对拼,丢了当先入城的机会,不知损失会有多少。那时候李常杰最多派点人去看着昆仑关。”
用竹牛弯角号角声被吹响了,伴随着战鼓,抬着长梯,又是数千交趾军涌了上来。护城河的水被引走了。只要将木板一搭,就可以直抵城下。啄食着腐肉的乌鸦乌压压地飞起,“又是一批来送死的!”苏子正盼着这样的进攻多来几次,死得多了,贼人自然就要退了,“交趾人毕竟还是不擅长攻城。”
“木羽箭是便宜,用着薄木片做翎尾,也就一文钱一支,比起白羽箭都要便宜许多。就是邕州城里面没那么多造箭矢的工匠,也没法儿铸范。”唐子正认为这场战事结束后,自己去军器监也够格了,一支箭矢几文钱,他张口就能报出来,“铁料用民家的铁锅也可以、库中也不缺牛皮来制胶,就是缺匠人,缺炭火。不能铸范,箭镞都造不了。”
尖利的号角声从另一个方向上传来,苏缄和苏子正的脚步停了。苏子正两步跨到外墙边,只见交趾人从后方的前营营地中正推着一辆辆的车子出来,缓缓地逼近了邕州城。
“神臂弓用的木羽箭,不是不需要翎羽,要省很多材料吗?”
交趾军推上来的车辆有四个轮子,一条长梯斜斜的从车上架起。这样的车子,只要靠上城墙,就是一道登城的阶梯。比起在倚在城头上的竹制长梯,强了不啻千倍,而这样车子竟有十五架之多。而在云梯车之后,是一辆辆仿佛移动房屋的四轮车,车上顶棚是厚厚的牛皮。交趾的士兵就藏在牛皮下面避箭。
苏缄现在只恨自己没有厚着脸皮多要一点,这东西虽然好,但遇上激烈的战事,损耗也未免太大了一点。‘这南方的天啊’,苏缄忍不住要叹气,钢刀、重弩、铁甲,再好的军器到了广西,都存不了多久:“神臂弓还剩六百二十四具,箭矢的数量也不多了,得省着些用。”
“如果他没有在昆仑关处逗留不进,及早来援,李常杰反而腾不出手。只要在附近扎下城寨,掎角之势即成,交趾人早就退兵了。”苏子正还再回头望着。
这一次的进攻瞄准了东南角。城头上也响起了锣鼓,就在城下休息的守军收到了被攻击的信号,争先恐后地冲上城头。苏缄心中更安稳了几分,“军心尚在,邕州城当能稳守。”
“此人外强中干。”苏缄不想再看,转身就往前走。守城的军士纷纷行礼,对这位老人礼敬有加,是发自内心的崇敬。围城的这些日子来,苏缄的表现,邕州百姓都看在眼里。
“皇城,下官先过去指挥了。”唐子正告罪之后,匆匆忙忙地往那边赶过去。走得快了,能看得出他的左脚有些跛,前些日子被一枝流箭射到了左腿上,到现在也没有完全痊愈。
“被射杀的贼军也有两三千人了,他们撑不了多久。如果援军还在,说不定都已经回师了。”唐子正回头再看了一眼张守节的头颅,一只乌鸦在乱蓬蓬的头发上跳着,嘴里不知叼着个什么东西,仔细看看,忽然发现眼眶空掉了,“去年见到张守节,看着也是个一副豪杰做派。没想到竟是个胆小如鼠的人物,如今又落个此等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