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内外终身事(上)
吕惠卿冷笑着:“杨元素是倒了大霉,琼林宴上声名尽丧,输了场面,更丢了人,在东京城中成为笑柄。再不出外,留在京师继续受人笑吗?!”
想通了之后,韩冈便没有再出言推荐,而是放开来,就着三棱镜,跟赵顼讨论起光学上折射和反射来。
吕嘉问前日外出视察京东的市易务,今日刚刚从南京应天府【今商丘】回来。他一进东京城,就立刻听说了琼林宴上的那一出。对于杨绘与韩冈一番交锋后结果,吕嘉问也是咋舌不已:“想不到杨绘他竟然自请出外了。”
等日后将基础筑牢,再卷土重来不迟!
吕惠卿、吕嘉问,并坐在王安石府的偏厅中。
“在说玉昆什么?”王安石换了身家常的宽袍出来,正好听到了后半句。
看来走上层门路终究还是不行,还得靠自己。等自己的地位再高一点,如王安石那般地位才差不多。
“当真惹不得啊……”吕惠卿也是长叹着,“那个韩玉昆!”
既然如此,那还是退而求其次的好。用事为十,得之二三。亏是亏了,不过能让格物学的名声在京城中传播开来,也算是不错了。
“也差点中风那次?”吕嘉问呵呵笑道,“凶名卓著,真乃是天上岁星!”
韩冈的目标很明确。
“文彦博当初也曾几次三番地要拿着韩冈敲打王韶和相公,最后出了什么事,你知道的。”吕惠卿笑说着。
他对后世科学的记忆只剩初中的水平,对经史子集的了解,也只限进士科举的考试范围。至于哲学,的确是重要,但众家纷纭,韩冈没力气在上面花费太多的精力。所以他一直将关学的衣冠披在身上,日后自有人去总结归纳。韩冈所要做的,就是推广这个时代对自然科学的认识,改进生产力。如果工业能够兴起,新兴的利益集团就会去要求更多的权力。
“杨元素找韩玉昆不快,那真是自找苦吃。”吕嘉问虽然没有见过几次韩冈,但他对王安石二女婿其人其事,也是着力打听过一番,“向宝的中风还没好,窦舜卿已然致仕,苏子瞻现在还在杭州,雍王老老实实地住在宫外,但凡跟韩冈过不去的,真的没有一个有好结果。”
所以眼下一开始计算的道路走不通,那就换一条好了。只要能最终走到目的地,走的是哪条路,就不是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