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十)
韩冈在院子里就听见了,走进厅中,问道:“在说什么?”
掀翻了宰相之后,功劳有了,名望有了,圣心有了,飞黄腾达的道路自然也有了。即使一时失败,也能拥有莫大的名声,在皇帝心中留下了名字,未来依然可期。
“玉昆来迟了。正在说太常礼院和秘阁的那几个小臣呢。”
过去言官敢于对抗权臣,那是因为所谓的权臣之上,还有一个权力更大的皇帝。只要能够得到皇帝的支持,即使是刚刚进入御史台的新人,也能将宰相给掀翻。
章惇与厅内的张璪、曾孝宽一起起身见了礼,待韩冈坐了下来,又道,“昨夜听闻礼院的那位榜眼公今天要撞宣德门,本来还等着看能闹多大,没想到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炮声响起,紧闭的宣德门缓缓打开。
之前或许有,但濮王府案之后,原本就十分稀少的‘忠直之臣’,更是十不存一了。也就只有三两不满现状的小臣,还在谋图颠覆如今的大好时局。
叶祖洽精神一振,迫不及待走进了不再属于天子的皇城之中。
还会有这么蠢的人吗?
……
不过现在这个样子的台谏也不错,因为他们已经从讨好皇帝,变成了讨好议政。
曾孝宽道:“那边是听说宗室里面就只有两人出头,都怕了。”
叶祖洽很喜欢这样的朝堂,他身上背过的弹章实在太多了,多到他恨不得就此废掉台谏。
“早点找个名目把这些人调出去吧。”韩冈道,“再这么下去,我等是越来越像杂剧里面陷害忠良的奸臣了。”
包括谏院在内的台谏体系,就只有御史中丞还能跻身议政之列,即使是其副手的侍御史知杂事,或是知谏院,也都没有资格在议政会议上列席。
帝星黯弱,站在皇帝一边,可没半点可见的好处,难道要冒着身家性命的风险,去挑战宰相的权威?
“还以为今早会有些乱子,没想到就这么风平浪静。”
但如今呢?
章惇笑声朗朗,甚至穿透了门墙。
这便是为何大宋的宰辅不能架空皇帝,能拿宰辅表现出风骨的官员又层出不穷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