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十三)
将罪名归咎到一五岁小儿身上,也亏他们有脸说出口?随口一句就害死了自己的父亲,天下哪有那么巧合的一件事?难道不是控制着福宁殿的人最有机会,也最有可能?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赵煦心头一片火热。
赵煦怒火中烧,火焰烧灼着五脏六腑,血管中也好似有岩浆在流淌。
什么?!
世上无数人都在说自己是弑父弑君的罪人。自己的祖母和叔父,都借此为由,要致自己于死地。
“好了!”太后冰冷地说着,打断了李格非正准备要说的话,“吕卿家是什么意思,吾已经明白了。你是想让官家亲政是吧?”
可父皇卧病在床,谁最为得利?父皇驾崩,又是谁最为得利?
为什么不是要责罚吕惠卿?这让自己怎么说?脱离了事前的计划,赵煦突然发现自己做不到随机应变。缺乏经验的他,根本就不知道这时候该给出什么回答更合适。
赵煦没有回答,他的心中已如一团乱麻,根本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官家,你说如何?!”
“官家,你怎么看?!”向太后突兀地向前方呆坐的赵煦询问。
太后没有给赵煦思考的时间,更加强硬地问着。
赵煦想着,就看见殿中侍御史李格非步出了班列。
父皇驾崩,被太后和宰相直接归罪于当时只有五岁的自己,说是阴差阳错,孝心做了坏事。
太后能垂帘听政,是因为先帝的诏书。而先帝给她的权力,不过是权同听政,能够名正言顺听政问政的只有自己。就算太后不愿归政,自己问政的权力谁敢剥夺?
赵煦曾经对此深信不疑,但随着年纪渐长,就越发难以相信此事。
干涉对吕惠卿的判罚,这是听政的第一步。日后渐渐对朝堂政事发表自己的意见,迟早会聚来大批忠心的臣子。
“好了!”向太后再一次十分粗暴地打断了臣子的话,纵使有苏张之辩,也得把话说明白了,吕惠卿被太后这刻意打压,一番谋划还没有正式实施就终结了。
赵煦发觉自己难得的成了殿中的焦点,臣子们的视线都投到了自己的身上,甚至能感觉到其中许多还带着责难。似乎是在责备他没有即刻回答太后的问题。
赵煦看向吕惠卿,就连这位忠臣都怔住了,愣了一下方才说道,“……官家年岁已长……”
‘为什么要责怪朕?还当朕不知道真相?’
如同晴天霹雳在赵煦耳边炸响,太后怎么能这么说?!吕惠卿分明没说得这么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