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宰执天下 > 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十一)

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十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所以为了让更加复杂的交换能够顺利完成,便有了一种特殊的商品——钱,作为中间的环节,用货换钱,再用钱换物就行了。韩冈用了两个很拗口的自创名词,称之为一般等价物,也称衡货,衡量商品价格的货品。

而且当韩冈把文章送到《逐日快报》之后,他们已经没有选择了,要么是彻底决裂,赌一把韩冈日后再难复起,要么就是老老实实地在报纸上刊发,结果最多也不过是报纸停刊而已。

但并不是圆形方孔的才是钱。周时各国铸币,齐铸刀币,楚铸蚁鼻,秦为半两,外形各不相同。而作为衡货,也不仅仅是青铜、铁质的钱币,粮食、丝绢、金银,都能拿来使用。就在如今,丝绢依然是通行度不下于钱币的衡货,其贵且轻,商人多称之为轻货。

这对双方都是有利的。他们需要韩冈,而韩冈也只要快报上发一篇文章。收益远远大于风险。

对于韩冈的论断,毛永五体投地。因为例证随处可见。他见识过乡村里的集市,有的甚至是用鸡蛋来做衡货。梳子三个鸡蛋,发簪五个鸡蛋,十分常见。

货泉,货币。

钱之源。

没有谁能够完全自给自足,必须用自己多余的财物,换取不足的东西,也就是以物易物。损有余,补不足,天之道也。莫说上古,就是今日,也是极为常见。

毛永立刻道:“枢密的文章总是浅显易明,但道理却不会错。在下方才也拜读过,实是醍醐灌顶,让人叹为观止。世人多说铜臭,岂不知臭的是人欲,而不是钱本身。钱者,信也。一言既出,再无可议之处!”

出身农家的人都很清楚,家里的日用多有交换而来,用鸡蛋换米,用麦子换盐,用肉换布,例子太多太多。

所以韩冈要他们做出选择,他们也当真进行考虑,而不是立刻拒绝。

之所以能派得上用场,因为这些衡货本身就具有价值,得到了人们的认同,也就是人们相信交易到手上的衡货有价值。

从渊源和信用上,只有韩冈最为可靠。

所以说衡货的本质便是信。

除了韩冈。

成为关注的焦点,冯从义回以微笑:“先论对错,而后再说其余。”

但以物易物,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合适的交换对象,我缺的是盐,多的是铁,你缺的是木头,多的是酒,两个人没办法交换。

但毕竟有风险。他们还是先希望自冯从义口中得到保证,或是更进一步的消息。

或许三人交换,甚至多人交换,也许能达成目标。但这样一来,往往就会因为对手上货品的价值不能达成一致,而无法成功。参与进来的人越多,达成协议的可能就越小。就像一根铁链,只要中间一个环节断了。那整条链子都作废了。

韩冈日后的报复可以针对到人,朝廷的处罚,到报社就终止了。危险性完全不同。而且韩冈的文章又是在为他们说话,为百姓发言,正大光明。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