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十四)
对于如何治国,赵顼有许多想法,不过这些想法许多时候很难在廷议上通过,或者要大费一番口舌。但如果有宰相的相助,根本不需要与群臣辩论,只要让宰相去传达事实就足够了。
如果不能宣讲气学,在内在外,韩冈都不在乎。在外还好一些,尚能借助军功,多提拔几位本门弟子。因为种痘法的传扬天下,气学在当世,其实已经可以算得上是一门显学了,归于门墙之列的弟子,并不在少数。
一直以来,在廷议结束后,赵顼时常单独留下王珪说上两句。
眼下朝中还有太学一案,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审结。现如今被牵连进去的官员,基本上都是新党未来的中坚。如果从重论处,就是当年苏舜钦一案的翻版,新学大挫可以预期。等到自己回来,留下的真空,正好能让气学一脉插足进去。
王珪领着众臣向天子行过礼,当其他人开始退出崇政殿的时候,他却是站着没有动。
等到他们两人重新抬起头来,已完全看不出脸上有一丝异样。
元绛为什么能隐隐指出吕惠卿会设法将韩冈支去河东。还不是因为元绛本人深有感触,不是他体会到吕惠卿的心思,而是借着吕惠卿为幌子,说他自己的心里话。
王珪也同样适时地低下头去,让每一道试探的目光都撞到了他的长脚幞头上。
韩冈同样也是早就对宰辅们有着极高的警惕之心,才能立刻反应过来。
吕惠卿的脚步顿住了,低头躬身领命,藏起了脸上的表情。
不过这还是想得远了,吕惠卿到底能不能让天子点头同意让自己去河东?这还是一个问题。
今天的崇政殿议事,并没有做出什么决议。在辽人彻底撕破脸之前,暂时只有以不变应万变的想法。
所以韩冈之前跟几位宰执都有着或大或小的言语交锋——反正讨不了好,还不如在天子面前做个孤臣——即便一时顶撞了天子,但等赵顼冷静下来,至少不会留下多少坏印象。
但今天的情况与往常不同,赵顼叫了另一人:“吕卿,你且留一下。”
但事情做得太过火也不好。暂时韩冈不想再跟宰执们有什么冲突,尤其是从今天开始,吕惠卿和王珪之间很快就会有一场风暴即将爆发,站在他们中间,极有可能会被牵累到。
以三旨相公为名,王珪将任务完成得很好,是个合格的传话人。
韩冈这一次设法挤进京城,本意是想继承张载传下来的衣钵,在京中宣讲气学,不意却被西北的战事给耽搁了。事前谁能想到耶律乙辛下手如此干脆,惹得天下局势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