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十一)
蔡确脚步沉沉的回到厅中,就见有两人等在里面,一个是蔡渭,一个是刑恕。
又说了几句闲话,韩冈起身告辞,却没有再提什么。
“什么时候回来的?”蔡确停住了脚,问蔡渭。
韩冈应声道:“公私两便,本是应有之理,做事但求两全,岂能一偏?”
“儿子和和叔到了有一会儿。知道大人在见客,就没敢进来。”
难道是要聚兵为乱,让皇帝拱手画诺不成?
从枢密副使退到宣徽北院使,再退到大图书馆馆长,再继续退下去,真的就有些麻烦了。
这种没脸没皮的事要做出来,韩冈还有脸去教徒子徒孙吗?
韩冈并不像这么早来拜访蔡确,不过既然有个由头,那也就顺水推舟了。
完全没有。有的只是韩冈近乎自吹自擂的话语。
“也不求那么多。”蔡确听着,却没有什么反应,喟叹道,“现在也只求能公私两便就好。”
“都听到了?”蔡确沉声问道。
“先修好轨道的纵横干线,再从干线中分出支线,就如同树木茎干,将根吸上来的水肥输送到每一片叶子上。轨道的速度和运载量都远超现在在官道上的车马。通过轨道来运送邮件,邮政驿传的开支就能减少许多。官员都坐有轨马车行动,就能节省驿站的开支。而各地商货,更是能由此流通。国家财计自然会更为宽裕,反过来也就能更加促进轨道交通的发展。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
沈括从政事堂拿不到钱,转求到韩冈门前,知道韩冈与沈括关系的,不用亲眼看到都能猜得到他会这么做。但蔡确只是拿捏沈括而已,终究还是要给钱的。谁敢让京城乱起来?宰相也不行。所以韩冈没必要多费唇舌,过来一趟,不管提没提这件事,之后沈括都会如愿以偿。
难道是说,他知道小皇帝活不长,根本不用担心。
“有相公在,何须韩冈多言。”韩冈笑道,躬身行礼,然后辞别出门。
‘或许有那个可能啊。’蔡确漠然的望着前面的道路,‘是啊,可能……’
蔡确欲言又止,还是送了他出去,临别时,他对韩冈道,“本来还以为玉昆你今日来是为沈括做说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