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六章 山入四荒更郁苍(下)
在有了硫酸之后,出现在天空中的不仅仅是热气球,也有了氢气球。尽管氢气球很危险,硫酸同样危险,可火药照样危险,对军队来说,只要有用,只要效果好,这点危险不算什么。依靠天上的眼睛,敌人的埋伏多少次都化为了泡影。
但开战的好处,也不过仅此而已。
久经烽烟的西军士兵们的手中,有精铁打造的甲胄、武器,还有威力强劲的弓弩,更有虎蹲炮,一个十人小队两门炮,用散弹就能打垮数百敌人。
得到韩冈认可,宗泽更加沉稳,“若有熊端明为帅,黄直阁赞辅,此战或不敢说必胜,但必不至大败。”
黄裳在西南的几年,辟地千里说不上,但他那边的情况的确十分顺利。先期是他探查形势,分辨敌我,做好储备,之后便是曾经有西南作战经验的赵隆领军,直接性地将一干不肯顺服的部族给剿灭掉。
大理或许没有西夏那样的辉煌的战绩,但唐时的南诏,却是几次与大唐的军队交锋,也多次取得了胜利。
宗泽说完,静静等着韩冈的回应。他担心韩冈会提议让王中正为帅。有过领兵西南的经验,王中正也是主帅的人选之一,但那毕竟是阉人。去大理的路并不好走。想要攻下大理,必须经过一段艰苦的行军,没有得人望的将帅统军,走完这一段路之后,仗也不用打了。只是熊本是新党,否则他这个主帅的人选,是不会有任何争议的。
半年前,大理段氏密书至京,痛诉权臣凌主,恳求大宋太后为其做主。这个消息传出来,朝中登时就是一片哗然。既然朝廷痛斥耶律乙辛篡位,与之绝交,那么大理国内的篡逆之举,也不可能坐视,尤其是大理国主卑辞告求,让士林和民间都开始呼吁出兵。
“熊伯通的确合适。”韩冈点头,“黄勉仲都差了他十年平蛮的经验。”
但接下来,官军所要面对的敌人,就不是手下仅有几千一万人的洞主,而是南方大国大理。
韩冈沉默了下来,等得宗泽心神不宁,韩冈才再次开口,“要是有熊本在,才能保证不大败,那就已经败了。何至于此?”
韩冈让宗泽坐下来,继续说着之前的话题:“平定西南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你也听洛阳的文老相公说了,太祖玉斧划界啊……过河不易。”
宗泽不明所以,韩冈也无意解释。让日后的变化来说明吧,这个时代的人们,是无法明白的。
这才是水师现在的重心,在攻打辽人之前,先拿海上的海盗历练一下——竞争对手,自然是越少越好。
不管两党如何竞争,韩冈都不打算打破底限。如果有两个合适的人选,他会选择贴近自己的,但人选若只有一人,那他就不会因为对方不属于自己派系的成员,而横加干扰。
训练更胜一筹,武器更胜一筹,还有诸多带路党,就连最大的敌人——疫病——也减轻了很多,反乱的西南夷当然没办法与官军为敌。
不过这主要还是现在两党之间还算和睦,否则韩冈会直接阻止这场战争的爆发,根本就不给人以争夺功劳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西南夷中部族极多,相互间仇怨极深,黄裳拉一派打一派,地理人情都顺利地掌握在了手中。
攻打大理并非急务,段氏的密书也不过是个由头。维持禁军战斗力、同时实验火器在军中的使用,找出合适的战法——总不能在面对辽人的时候,火炮还是第一次上战场。大宋周边,也只剩大理一家,可以用以练兵。而且,突破太祖皇帝的玉斧划界,这一战背后的意义更大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