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六章 山入四荒更郁苍(下)
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将敌人拉至自己擅长的领域将之击败。如今火炮已经装备军中,火器局中,每天都有更多的钢铁和青铜被铸造成型。不能再耽搁,必须尽快让大宋禁军适应火药武器,抢先一步进入热武器的时代。
韩冈笑了一笑,命人进来收起地图。
很久以前,韩冈就希望大宋的胜利,是生产和组织的胜利,而不是名将的灵光一闪,更不是依赖于士兵们勇猛无畏。那样的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他为此努力许久,为的可不是一句不会大败。
宗泽应声道:“只要朝廷调集精兵强将,西南指日可定。”
“大理。”韩冈轻声道。
火器最大的好处,就是对士兵的体力要求不是那么高了,就算因为行军累得拿不动刀、使不动枪,背不起甲胄,拉不开弓弩,但只要他们能够摆好虎蹲炮,装好弹药,然后点燃就够了。
这么多海船,每年从两广将当地的粮食、香料、海产等特产运抵扬州,再从扬州将丝绸瓷器等特产返回两广交易给广州的大食商人。一年之内,往来多次,运送两三百万石的粮食轻而易举。
传言说欧洲曾经禁止弩弓,因为十字弓能让农民将骑士射死在泥地里。可就是重弩,因为还要耗费力气去拉开。而一个小孩子,只要拿得稳火枪,也能有机会将万夫莫敌的大将的脑袋打成豆腐渣。
南洋运输线上,载重量超过万石的大型海舶已经出现了十几艘,而中小型海船更是成百上千。
只要稍加训练,就能力克强敌,这让汉人在人力和国力上的优势能够彻底发挥出来,不会像冷兵器的时代,数万蛮夷也能欺上门来。
“辽国和水师的事,还是放一放再说吧。近几年,朝廷用兵的重心也不会在北面。”
目标到底能否实现,就用大理来做个试验。
不过相对于用水师控制渤海、黄海一带,现在韩冈更重视南洋运输线的保全。两广的出产,尤其是逐年增多的粮食输出,是稳定国中粮价的关键。而无数南洋特产,也让国内的商业更加繁荣。
统领一支久经战火,且装备了火炮的精锐大军,怎么只能保证不大败?!那样又何必开战?
眼光放在未来,宗泽在北事上,应当能够起到更大的作用。
韩冈需要的是胜利。
方才的一番对谈,宗泽的回答并不是很完美,但那时因为他所处的位置还是太低了一点,看得不远也不够全面是很正常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