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宰执天下 > 第一十八章 庙堂(九)

第一十八章 庙堂(九)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黄裳的忧虑,并不是独属于他一人的。

黄裳摇摇头,露出了一个还是瞒不过去的尴尬笑容,“只是心里一点想法,细处还没有,闭门造车而已。一个,是开发湖广……”

听了黄裳的话后,李承之沉默了一下,而后问。

正说着,门口处忽然骚动起来,黄裳和李承之望过去,立刻站了起来。

“跟玉昆相公说过没有?”

东京开封府,乃至整个中原腹地,对粮食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原本生产粮食的田地,却大批的转产。不需要太多预见力,就知道长此以往,大宋的农业会变成什么样子。一想到江南、两浙,鱼米之乡,日后却变成要靠外地输入口粮,这不能不让人心惊肉跳。

“不过即使没那个万一。”李承之开始缓和气氛,“运气不好,遇上一场台风,也能毁掉京师一个月的口粮。”

尽管两广【交州属于广西】对外输出的粮食每年已经接近一千万石,其中大半被运到京师。与江淮六路加起来,加起来有八九百万石。但京师之中,就连驽马也一天至少要配三升口粮,草料另算,百姓更是放开肚皮,开封每年运进来的粮食比过去虽增加了四百万石,却像个小石子一样,连个水花都没溅起来。

黄裳点头。

原本通过汴水上运的六七百万石纲粮,让江淮六路困扰百年的重担,并没有因为交州米大量运进中原而减少太多,现在还是每年有四百六七十万石。

韩冈和章惇两位宰相,正并肩而来。

“所以。”李承之笑着,眯起的双眼闪起锐利的目光,“勉中你有什么想法?”

质问过同样或类似问题的,有国子监的学生,也有朝堂上的大臣。太多人对大宋的粮食生产发表过相似的言论,甚至可以说是陈词滥调了。

“什么?”黄裳眨了眨眼,一副茫然不明的表情。

难道日后大宋亿万子民,都要依靠海外的粮食不成?

“勉中,你就别瞒了。”李承之摇头,“你的性子与玉昆相公相似,如果不是心中有了些念头,就不会开口,若不是有几分成算,也不会说给我这老头子听。说吧,你想要老夫怎么帮你?”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