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273章 毫无希望的国家

第273章 毫无希望的国家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卫拉特蒙古人眼见着就要蚕食掉整个高加索山区,亚美尼亚商人势力在受到挫折后再度急速膨胀,北意大利联邦悍然侵占了两国争议地区不归还,国内银行资产被东岸人大量收购,从东岸留学归来的高级官员甚至以会汉语为荣,鄙视本土派官员,税吏们对本国商人征收各种苛捐杂税,却对东岸商人一个屁也不敢放……

这一切的一切,都标志着曾经伟大的奥斯曼帝国的堕落与沦陷。伊兹密尔谢赫读过书,了解民情,知道被这么一头庞然大物盯上后,奥斯曼帝国也许已经永久失去了重返巅峰的可能,剩下的就是苟延残喘,不断丧失各种利益,最后被人一脚踹翻在地。

真是一个毫无希望的堕落国家啊!

所以,赫拉伯里既然开始整顿军队,那么第一个开刀的对象自然就是加尼沙里军团了。不把这支军团给拆散、打服,他晚上可睡不着觉。于是乎,他在东岸顾问的支持下,以大维齐之尊,下达了裁减加尼沙里军团人数的命令。

加尼沙里军团这种兵变专业户自然不可能乖乖就范了,于是一场冲突在鲁米利地区展开了。赫拉伯里派出了将近十万人对其进行征讨,其中一半是他的基本盘,下的本钱极大。

战斗的结果以加尼沙里军团大败而告终。志得意满的赫拉伯里一口气处死了三十多名军团高级将领,流放了六千余人,然后将加尼沙里军团的编制压缩到了两万人,并由自己的亲信将领控制,其余的全部裁掉。

伊兹密尔谢赫几年前就被加尼沙里军团踢出,举家来到了苏伊士港生活。这是一个因贸易而兴的城市,原本只是一个小渔港,但现在已经发展成了拥有八万人口的大城市。他在乡下买了一块地,雇佣了几个贫苦的阿拉伯人为他耕种,日子过得还算逍遥。

不过,最近市面上粮食和牲畜价格的飞快上涨让他有点诧异。苏伊士港物价不算低,毕竟是贸易港口和轻轨铁路的终点,来往的商人非常多,物资贵一些很正常。但这次小麦价格直接大涨30%,还是让他有些诧异。找人一打听,原来是国内又爆发叛乱了,大名鼎鼎的加尼沙里军团被镇压,大量军官和士兵被流放,然后东岸人不知道怎地插手干涉,让这些人签署了一份永不返回奥斯曼的保证书后,一股脑地接走了,据说要安置到海外殖民地去,目前都在苏伊士港等船呢。

伊兹密尔知道移民东岸这个传统盟友对奥斯曼人而言不是什么不可想象的事,事实上过去几十年间有大量在政争或叛乱中失败的奥斯曼人流亡海外,首选之处便是东岸共和国,伊兹密尔对此事一点也不感到奇怪。他真正担心的,其实还是如今国内紧绷的局势。

摆平了加尼沙里军团,难道就不会对其他军团动手了吗?伊兹密尔觉得不太可能。他没有在赫拉伯里手下服役过,但以他的所见所闻来看,这是一个非常强硬、非常自负的将军,对敌人从来不会手软。加尼沙里军团倒下,下一个对手不是斯帕西军团就是其他什么小军阀,总要一个个收拾的。而在这个过程中,新苏丹和那些军官们肯定不会坐以待毙,刚刚平静了两年的局势怕是又要纷纷扰扰起来了吧?

越折腾,叛乱越多,国内局势就越混乱,东岸人对这个国家各方面的控制就越深。以苏伊士港为例,本地上到帕夏,下到码头基层小官员,几乎每个人都在围着东岸人打转。东岸商站的站长说一句话,恐怕比帕夏本人还要好使,他甚至可以调动当地的部分驻军为他清剿不听话的阿拉伯部落或马穆鲁克们,能量大得让人不寒而栗。

赫拉伯里接下来要清洗不听话的军中势力,必然离不开东岸人的种种帮助。东岸人可以提供武器,可以提供资金,可以提供赫拉伯里得不到的关键情报,甚至可以帮着策反敌方人员,但这一切都不是免费的,是必然要付出代价的。

这个代价也许短期内看不出来——不,可能已经有了,大维齐阁下已经原谅了卫拉特蒙古人在高加索的“冒犯”——但等个二三十年,也许科普鲁卢家族和奥斯曼家族都会猛然发现,他们已经被东岸人严密控制了,不是被海上的军舰大炮,而是被无处不在的如蜘蛛网般的利益集团影响,无处用力。看看他们的伊斯坦布尔大使馆,足足有五百多人,这些人真的都是外交官吗?遍布奥斯曼全国的二十多个商站,每个商站的人数都不下于一百,这些人都是干什么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