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343章 资本主义道路

第343章 资本主义道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唉,谁让自家没那本事造这种机床呢?北边三天两头打仗,虽然不是大打,但也有几百人上千人规模的,没有大炮用都叫人等死吗?没点本事,就只能用好几船粮食才能换回一台机床,能怨谁呢?

赵二这时候又想起自己的哥哥赵大了。赵大是个小军官,就在北方服役。自从前些年刘大帅举师北伐,攻略汉中之后,鞑子就一直和他们不死不休,三天两头搞。其实那场大战花了好多钱,死了不少人,但真没多少战果,也就收复了川北一些州县,然后夺了几个山中关卡,将鞑子原本独有的天险变成了双方共有罢了。

但就这样鞑子就不满意了。在汉中屯驻重兵,新军都调来了一万多人,还有来自山西、陕西的绿营,都是能征惯战之辈,不停地沿着山间孔道与大顺兵马玩渗透与反渗透的把戏。每场战斗下来,双方都要死伤不少人,真的没多大意义。

赵大前阵子写信回来,说北方各部都在检点武器,很可能刘大帅又要北伐了。指挥使也向大家透露了,鞑子在满洲被东国人打得满地找牙,形势危急,近畿的兵马被大量抽调增援南满——唔,这里额外提一下,记者非常给力的《号角报》已经成了大顺官员的必读刊物了——而西边的策妄阿拉布坦也开始生事,这家伙对当年康熙联合俄国夹攻他的事耿耿于怀,这几年本就一直不安生,不断在西北给康熙找事。驻伊州的袁卫庭部原本一度调走,结果西北事急,后面又给调了回来,以应付复杂的局面。而这人似乎也是个人才,回来后调兵遣将,将杀过来的准噶尔兵马尽数击退,然后向西反攻,一度打到吐鲁番附近,掳掠了大批丁壮、牛羊而返,极大震慑了准噶尔汗国。

到了去年下半年,清、准双方更是因为藏区的事情而互相角力,一度大打出手。藏区没多少人,生产力也很落后,但最关键的就是人家乃蒙古人的“精神家园”,牵扯极多,谁都想牢牢把控在自己手里。这不,矛盾就产生了,还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不通过一场决定性的大战是很难解决的。而青海或西域大战,肯定会影响到陕甘两省,这是明摆着的事情,刘忠贵似乎看到了机会,因此打算调集兵马、囤积物资,再往汉中走一趟。

赵大、赵二不清楚这里面的弯弯绕,只大体上知道现在鞑子麻烦缠身,幕府方面有再度北伐的意愿。毫无疑问,两人都不希望北伐,都不希望再起兵戈,当年大顺江西、湖广、四川三路北伐,气势何等之盛,最后不也无疾而终了么?湖北方面就得了一些清廷弃守的堡寨,江南那边一度战果很大,到最后还是吐出去了大部分。唯一还算看得过眼的,大概就是四川这一路了,但也所得有限,只是改善了边境形势罢了。

但似乎刘大帅对北伐抱着很大的期望,成都武备学堂的年轻军官们对此也热血沸腾,让人看了心慌慌。赵二自己倒没什么,不就是在厂子里加班么,生产枪炮、维修器械,也就累了点儿,没什么生命危险。他真正担心的是兄长赵大,战场上刀枪无眼,哪里飞过来颗流弹,兴许就能让七尺男儿倒下。打仗,那是真的会死人的,死很多人!陕北刀客那么野蛮,拼起来不要命,真的是造孽啊!

赵二有时候都在想,在四川凶名昭著的陕甘绿营不也是汉人么?为什么给鞑子效力时那么拼?难道鞑子朝廷给他们许了天大的好处?也只能有这种解释了。家里穷,揭不开锅,不拼命一家老小就没饭吃。可如果大名鼎鼎的袁卫庭带着兵马投向大顺,皇上一定会高兴得睡不着觉的吧?连带着肯定有很多赏赐,封个王什么的都有可能,为何他不这么做呢?那样也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杀戮啊,为什么呢?

赵二越想越是烦心,连带着在外面逛得兴致也没了。他以前难得休息时,可是非常喜欢出外闲逛的,哪怕没钱买东西,也非得把时间耗完,到厂子关大门的最后一刻才回。今天才在外头逛了半个时辰呢,就有些心烦意乱,连着几个店的熟人跟他打招呼都忘了回,一路漫无目的,最后还是回到了兵工厂大门前。

这鬼世道!希望准噶尔汗国再雄起一把,直接把袁卫庭给灭了。也希望东国人更厉害一点,把鞑子的关外老家给平了,然后天下就能太平了,自己也不用那么累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