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373章 西印度洋(二)

第373章 西印度洋(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只不过,东岸人对东非海岸“理所当然”的支配权,却遭到了崛起中的马斯喀特苏丹国的挑战。尤其是在东岸人驱逐了桑给巴尔岛上的阿曼人,然后在这个原本是东岸渔民捕猎金枪鱼的歇脚地上堂而皇之地建立起了殖民统治机构后,双方之间的对抗情绪便快速升温了。

而如果说粮食是拿来出售给干旱高原上的巴拉人的话,那么军资的运用可就相当巧妙了。这批国内民兵使用后淘汰的枪械,虽然破旧得可以,可在对外贸易完全被东岸人把持——东岸人已经在所有文明国家面前直接宣布独占这座世界第四大岛了,截止目前无人提出异议——的新华夏岛,土人想要获得枪械就太困难了。除一些生活在沿海的土人部落可能获得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乃至葡萄牙人偷偷摸摸走私而来的火器外,就很难获得任何成规模的火器装备了,这使得每一件流入岛内的火枪都显得弥足珍贵,即便那只是一杆被使用了有些年头的旧枪。

不过,最近巴拉人支付的一批货款中,东岸人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即被巴拉人卖来的俘虏中,竟然颇有一些向来生活在高原上的麦利那人。这个新情况的出现让东岸人感到有些诧异,他们无法判断这是否意味着高原上的麦利那封建王国也参与进了这局好玩的游戏中呢?但不管如何,这都是个值得重视的消息,大泽县方面第一时间将消息传回了新华港,同时决定暂时加强对巴拉人的援助力度,以免其在长年累月的边境冲突中吃个闷亏,毕竟其人口数量本来就偏少。

即将售卖给巴拉人的武器计有32-丙式燧发步枪四百杆、41年式钢制刺刀一百五十把、牛皮弹药包二百件,另外皮甲、矛头、军刀的数量也不在少数,林林总总加起来还是不少的。巴拉人用来支付货款的除部分从山里河流淘到的纯度不甚很高的沙金外,就只有诸如牛羊、战俘之类的实物了,好在东岸人对此也不挑,有什么就收什么,好说话得很!

新官上任的泽潞地区警备司令南次郎在1669年3月18日,搭乘第二舰队旗舰“伏波万里”号战列舰抵达了治下最最繁华的城镇多凡港,盘算着是否需要从这里打开突破口,从安泰莫罗人、安泰法济人、安泰诺卡人手里夺取大片适宜种植咖啡的土地。毕竟,当年与东岸人进行划界时,这些土人颇为吝啬地只划分了一小片土地给东岸人种植阿拉比卡咖啡豆,这对于行情越来越火的咖啡市场来说是绝对不够的,因此向土人争夺更多的土地也就很自然了。如果手头多了这么数百名还算经验丰富的军人,南次郎上尉自忖能够从那些山民手里占得一些便宜。

今天大泽县又要发一批货给巴拉人了,马南扎诺酋长年纪虽然已经不小,但雄兴壮志却不曾稍减,他去年(1668年)已经驱使部众在山里与安泰莫罗人、安泰法济人发生过两次规模不小的冲突了,双方的死伤都颇为不小,让大泽县县长蔡盛国吊都笑歪了——真是愚蠢的土人啊,等互相削弱到一定程度后,就等着被东岸人一并收拾了吧。届时一向居住在高原上的巴拉人、马哈法利人或许还能有点活路,但占据着优质土地资源(可种植咖啡、茶叶等经济作物的低矮丘陵)的山民部落们,估计会死得不能再死了。

不过南司令有意立威,但大泽县方面却极力反对,他们害怕人生地不熟的警备队在山里吃个大亏(这并非不可能),葬送掉手头全部的机动兵力,那样东岸人在这一片的形势可就极为被动了。还不如就此维持现状,东岸人超然于外,通过粮食、武器贸易来维持两股势力间的均衡,顺便加大挑唆力度让他们“互相伤害”,以此攫取最大的利益。

而且,这种王道的殖民方式还在这些土人身上屡试不爽,前有萨卡拉瓦人在大庆盆地与东岸纠缠多年最后被迫为王前驱的往事,后有新华夏岛东南部山民与高原人之间的争斗,土人屡次跌倒在同一个坑里爬不起来,也是神奇无比。

急于立功的南次郎对此自然是不甚满意的,不过大泽县方面甚至搬出了本岛最高长官、新华夏开拓队队长黄仪的“战略部署”,最终才让南次郎郁闷地暂时放弃了直接进攻土人山民的打算,同时也将大泽县上下这一干不怎么听话的混球给记住了。

巴拉人中间当然不乏有头脑的智者,马南扎诺酋长就对东岸人的意图洞若观火,不过他们与山民之间的矛盾却也是实实在在的,再加上掺入了那么一丝征服山区扩大领土的野心,以马南扎诺酋长为首的巴拉人武装集团开始驱使他们的附庸部落马哈法利人、安汤德鲁瓦人频频挑衅山民部落,进而发展到小规模的武装冲突,简直让东岸人笑歪了嘴——这才是殖民的正确打开方式嘛,挑唆土人互相争斗,为外来殖民者提供财富、奴隶,两败俱伤后被殖民者给一并收拾了,才是王道啊!

而说起黄仪黄队长的所谓“战略部署”,其实说穿了也很简单,那就是自从东葡战争结束、葡萄牙殖民势力遭受重创之后,在西印度洋这一片,东岸人就当仁不让地成了地区一霸,并像模像样地主导起了地区间的局势。

火枪原本是按照评估的局势有区别地出售给周围各路势力的,以从他们那里换取包括奴隶、土地在内的各种好处。不过,在安泰莫罗、安泰法济、安泰诺卡等山民部落与东岸人之间的摩擦越来越大之后——东岸人与他们之间的摩擦更多地集中在对土地的争夺上,因为山民们认为东岸人的咖啡种植园严重威胁到了他们家园的存在——更多的武器开始流入到了与他们同样不对付的巴拉人手里,以便让人数居于劣势的巴拉人能够更有效地与那些山民对抗,使得他们无暇找东岸人的麻烦。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