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373章 西印度洋(二)

第373章 西印度洋(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样的战略,自然是要消耗不少资源的,因此黄仪才做出了所谓的战略部署,即暂缓在新华夏本岛的攻势,转而将部分战争资源分散到斯瓦西里海岸上,与以阿曼人为代表的伊斯兰势力展开竞争。南次郎想在泽潞地区对土人发动大规模的攻势——讲真,几百人的攻势已经相当不小了——自然是与这个部署想抵触的,因此才有了大泽县上下的那番说辞。

这个时候,因为利益或意识形态的争端(马斯喀特苏丹国也有向东非输出伊斯兰教义的强烈欲望),原本关系还算可以的两个国家之间,就开始有了一些摩擦与争端了。特别是前任新华夏开拓队队长马万鹏主政的时候,对该国采取了较为强硬的政策,驱逐了不少在东非海岸与东岸人进行竞争的马斯喀特苏丹国商人,再加上他连续三次拒绝了该国提出的交换桑给巴尔岛的要求,使得两国之间的关系跌入了冰点——至今贸易基本已经断绝,曾经红火无比的波斯大洋马贸易在众人的惋惜中就此终结,牲畜、椰枣、毛毯等贸易也降低到了一个若有若无的程度,让人颇为遗憾。

军资和粮食是拿来出售的,粮食用于出售给巴拉人,那些生活在马哈法利高原上的游牧、游耕民族虽然悍勇难制,但食品缺乏一直是个大问题,虽然他们如今得到了原法国人的殖民地新卡昂、圣路易镇那一片条件相对较好的“瓦拉”,但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的他们要想恢复那里的农业生产,大概是需要很长的时间了。或许,永远也无法恢复也说不定呢,因此粮食是用来制衡这股势力的一个非常不错的武器。

不过,马斯喀特苏丹国那点贸易额,暂时还不被东岸人看在眼里。二三十万元的生意而已,有那么难以舍弃么?相比起西印度洋的海上霸权,这点钱还真的连塞牙缝都不够啊!而要维持在西印度洋的霸权,包括义成、新华夏、桑给巴尔、吉布提等——如有必要的话,亚丁湾一带的索科特拉岛、尚控制在葡萄牙人手里的蒙巴萨岛最好也要取下——在内的诸多关键节点,是一个也不能放弃的。既然桑给巴尔岛上已经陆陆续续有了一千多名东岸渔民、建筑工、雇佣兵在那儿定居生活,且政府也在那儿设立了海关(对从附近东非大陆进口的沙金、象牙、犀牛角、名贵皮毛、药材、奴隶等商品征税),那么就断断没有再让出去的道理,为此哪怕与马斯喀特苏丹国翻脸也在所不惜。

此刻多凡港码头货栈内再度存满了海量的物资,基本都是本土运来的武器弹药、罐头食品、药物等军资。另外,大批工人也在货栈旁边兴建规模更大的仓库,那是国家储备粮库的谷仓,用于存放县里的战略储备粮,以备不时之需。

马斯喀特苏丹国对目前的局面也比较郁闷。当年东葡战争爆发、葡萄牙海上势力遭受重创的时候,马斯喀特方面曾经私下里大为窃喜,因为与他们在东非海岸展开全方位竞争的葡萄牙人势衰了,以后这里还不是任由他们放心传教并填补统治空白?而事实上一开始几年他们确实也如了愿,全面收缩的葡萄牙人放弃了不少小型哨所或据点,放弃了对一些穆斯林土人王公的争夺,使得阿曼人在斯瓦西里海岸极为活跃,势力范围大大扩充,形势一度如日中天,嚣张得不得了。

如今的多凡镇,不但是大泽县政府所在地,同时也是海军第二舰队的一个重要港口,他们投入了一笔不菲的资金在当地建设了船舶修理所、现代化码头、储煤站、灯塔等设施,同时也为该港口争取到了建立一套小规模船舶工业体系的权利,目前人员和设备正在陆续筹备之中,不日就将正常运行起来。

不过好景不长,在东岸人也将目光转向了斯瓦西里海岸之后,这个曾经打败了西印度洋前任霸主的国家,就让马斯喀特苏丹国上下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他们强大的军舰在斯瓦西里海岸四处巡弋,伴随出击的陆军肆无忌惮地在东非海岸进行登陆,掠取各类商品和奴隶(到东非海岸“狩猎”,是海军筹集军费的重要手段之一),一时间让当地的穆斯林王公们鬼哭狼嚎,纷纷向阿曼人请求帮助。可结果呢?阿曼人的交涉最终不但以失败而告终,还连带着让桑给巴尔岛也给东岸人夺了去,可谓是丢了大脸——其实桑给巴尔岛原本是东岸渔民捕猎大眼金枪鱼的歇脚地,东岸人、阿曼人、黑人一度在岛上混居,不过随着东岸海军活动得越来越频繁,以及东非大陆贸易的陆续开展,岛上的东岸移民数量开始大增,最终在马万鹏执政的末期设立了港务局和海关,正式行使起了主权,算是公然扇了阿曼人的脸面。

这个由法国人驱使数千土人历时多年修建起来的货栈,原本是用来储存粮食、弹药及欧洲工业品的。当日城破的时候,货栈遭到马南扎诺酋长所部的洗劫,几乎所有物资都被巴拉士兵抢掠而去(而这也是巴拉人与山民部落联盟分道扬镳的原因之一),不过好在设施基本完好无损,后来被东岸人用一点微不足道的物资从巴拉人手里赎买了过来,稍加整饬后便成了自己经营岛屿南部的老巢。

及至马万鹏去职、黄仪接任,这个新华夏岛的新主人对扇阿曼人的脸并不如何介意,相反,他进一步强化了马万鹏时期的政策,提出了建立“西印度洋霸权”的战略。这个战略说白了就是继续完成当年葡萄牙人“未尽的事业”,即在斯瓦西里海岸与阿曼人进行竞争,不断游说、拉拢乃至武力控制当地的土邦王公、部落酋长,使其脱离阿曼人的影响,成为东岸人的提款机。

作为大泽县的首府城市,多凡镇从一开始就被揉入了许多法兰西的元素,这不但是因为其居民中有一定比例的法兰西裔,更因为多凡镇的城市建筑风格带有浓厚的法兰西元素,这从港口码头货栈外侧那硕大的金百合花石雕就能看得出来。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