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河间(二十二)
不过后面若他徐某人仍想取得进一步发展,让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光靠伊瓜苏一带恐怕是不足以支撑的了。他必须想办法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生意规模,为此哪怕向联合工业信贷银行、拉普拉塔银行大举贷款也在所不惜,反正现在东岸共和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因为英荷战争、西法战争而带来的经济繁荣已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个角落,这个时候进行产业布局、扩大生意规模,收回成本的周期应当不会拉得太长。
伊瓜苏港现在真的是越来越繁华了,说是河间地区首屈一指的城市也不为过!
至于说下一步投资哪里,其实徐浩他也已经想好了,那就是北宁地区,一个同样目前不怎么显眼,但未来发展前景不可限量的地方。
不过这可不是伊瓜苏县城唯一的宗教建筑,事实上在县城的东南角上,还有一座某商人捐建的庙宇,不大,也就几个和尚主持着罢了。他们穿着丝绸袈裟,脖子上戴着念珠,平日里念念佛经,劝人向善,就是不知道在伊瓜苏这个“凶恶”的地方有几个人听得进去。
目前正在徐浩的餐馆工地上忙活着的建筑队里,就有这么一些瓜拉尼奴工,不过据说这些人是被卖过来的,与抓过来的有着一定的区别。说实话,徐浩其实不是很乐意用这些瓜拉尼工人,因为他们气力弱、不耐重活,很多时候干不了多久就出于各种原因而一命呜呼了,可能还要耽误了他餐厅的续建及装修。
有时候他们也会举行一些活动,比如去年他们就成功举办了一次元宵灯会,当时这几个和尚穿上了难得一见的红色僧衣,戴着高帽,很是风光了一回,同时也大大扩张了一下佛教的影响力,慌得道教总会立刻增加拨款,要求伊瓜苏县方面帮忙加快道观的建设进度,抢占宗教意识领域的决心可见一斑。
当然了,作为在南美占据绝对优势的一方,东岸官面上是大体遵守了双方之间国界线的,但民间很多小团体可未必啊,尤其是一些无法无天的非国民们!这些人以门德斯、巴蒂诺麾下的意大利、爱尔兰团体为主,这些人经常避开东岸官府的耳目(其实地方政府和军警又何尝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然后携带武器渡河去到西班牙王国一边,以暴力手段捕捉瓜拉尼人到河东一带做廉价奴工。他们的手段是如此之粗暴,以至于都引起了当地瓜拉尼人的愤怒和抗议,时不时也从河西一带传来某某捕奴小队全军覆没的消息,总之都是些刀头舔血的无本买卖,规模不是特别大,但一直禁而不绝。
城市内的一些地方还栽种了引种自远东的竹子,本地人由于很多是明人,对使用竹子自然不陌生,因此很多用途立刻被开发了出来。比如行路用的竹杖、小船顶部的船盖、扁担、椅子、床、桌子、围栏、蓬、帽子、滴水槽、饲料槽、扇子、毛笔乃至房屋墙壁和建筑用的脚手架,总之用途还是非常广泛的,且渐渐已经有成为一项产业的苗头。
也就是说,从伊瓜苏河向北的辽阔区域内的十七个定居点、四五万民众,其生产资料、生活物资几乎全都要仰赖伊瓜苏港这个物资集散地的转运,那么此地经济的繁荣也就不那么令人难以理解了。更何况,伊瓜苏港同样是一个同西班牙王国交流的窗口,很多瓜拉尼人、西班牙人或梅斯蒂索人也习惯于来到这里同东岸人进行贸易,虽然其规模未必多大(双方之间的仇恨毕竟还未完全消弭),但终究对地方经济也是个不小的促进——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西班牙王国和东岸也已经就双边之间的西部边界暂时达成了一致,即默认以巴拉那河为界,以东是东岸国土,以西则是西班牙的领土,双方互不侵犯,但准许民间自由往来贸易。
甚至于,现在伊瓜苏县的很多人家都开始在自家院子前后引栽这种植物(其实本土南方很多地方已经有不少竹林了,其中既有南美特有的朱丝贵竹,也有引种而来的东方竹子),因为看起来在未来会有利可图的样子,这从一些竹器制作匠人开始渐渐走红就能看得出来。
目前来说,需要这条关键的河流、铁路支持的定居点共有十多个之多、辐射数万人,除开南胜乡、振华乡之类的十个“老”定居点,尚有包括云台乡(位于后世伊波拉小镇附近)、板浦乡(位于后世阿西斯·沙托布里昂城附近)、花园乡(位于后世乌穆阿拉马城附近)、新坝乡(位于后世卡玛古港附近)、燕尾乡(位于后世埃库兰迪亚小镇附近)、里库乡(位于后世里库港附近)和芦堆集乡(位于后世新隆德里纳城附近)在内的七个定居点,作用那是相当之关键了。
在县城内的街道上走了一圈后,徐浩便回到了自己的粤东餐馆之中,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就目前阶段看来,他当初投入巨资,抢在伊瓜苏港建成之前便来这儿发展,这步棋大约是走对了,这直接造就了他在这座枢纽城市(且未来看似仍有巨大发展前景)餐饮行业的领先地位。可以说,只要他后面不犯什么原则性的大错,未来他在巴拉那河上游一带的日子,应当会是比较好过的。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从南方开来的船只一般都在伊瓜苏港驻泊,因为这里是巴拉那河航运中游地段的终点。从这里再往上,由于险滩、激流、瀑布的阻隔,船只航行极为困难、繁琐,因此大部分南来船只的货物都要在此卸下,然后用平板轨道车送到近在咫尺的伊瓜苏火车站,通过刚刚通车没多久的伊南铁路向北运输,一直到南胜乡火车站位置;然后再将货物换到小火轮甚至帆船、摇撸船上,沿着正在疏浚的河道慢慢北上,将各类物资送到更上游、更蛮荒的地带,以支持东岸人在那边的开拓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