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470章 南北和谈(四)

第470章 南北和谈(四)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贵国纺织品市场,到底是个什么章程?按照我国外交部、贸易部的要求,贵国必须至少开放五个港口,允许我国纺织品合法、正当地销售。这一条若是不能满足,本使也无法向上面交代,之前谈的一些出口商品,在最终批准时怕是也要遭受波折。”马冲义正辞严地说道。

“按说没什么问题,本使倒也可以做主批准出口。然而登莱那边情势复杂,台湾银行的触角遍布各处。这家公司的能量,委实惊人,我也没办法保证他们不从中作梗。恕我直言,贵国如果不让渡点好处给这家公司的话,很多贸易怕是无法开展下去。”

作为一种大众消费品,纺织品的市场总额从来不是什么小数字,无论欧洲、亚洲还是美洲皆然。东岸在远东销售的纺织品,大概分两类:其一是本土生产的印花布、染色布,以颜色鲜艳、外观美丽著称,穿起来感觉也不错,细密光滑,一点粗糙之感都没有,尤其夏天穿着时,感觉十分透气、凉爽;其二是宁波生产的棉布,质量比起本土同类商品就要差上一截了,但胜在价格便宜。

“齿轮、曲柄、连杆、压力表、阀门等等,贵国烟台的养马岛工厂便能生产,胶州有座厂子也能生产,黑水那边能生产的就更多了,这个供货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不过说真的,宁波布的定位有点尴尬。以顺国市场为例,他们面临着两大竞争对手,即顺国本土纺织企业和数量庞大的农村手工织布业。顺国企业有本地优势,农村土布有价格优势,虽然穿起来感觉很粗糙,但坚固耐磨,可以补了再补,春夏秋冬都可以穿,一套衣服打天下,可以说非常契合国情。宁波布目前主要的销售市场,其实还是远东五藩及朝鲜、日本部分地区,甚至都不能全部抢下来,因为不少市场还被顺国、清国农村土布给抢占了——别笑,这是真事,东岸底层劳动者也喜欢这种能补了又补的耐磨粗布,当工作服非常不错。

谈判持续了好几天。按马冲等人的观感,清国方面似乎有将之前采买的英国工业设备照着重新置办一套的意思。看样子,他们被那些质量不稳定的英国货给坑得够呛——倒不是说英国货真的差到什么程度,主要原因怕还是人家买的多半不是什么正经厂家生产的设备,然后再高价卖给满清,赚取巨额利润。

“采煤机械”、“锻造设备”、“蒸汽机车”、“各型机床”、“硫酸生产线”……

这帮黑心的商人!

……

马冲盘点了下清国拿出来谈判的机械、零件的内容,虽然很多商品不知道具体采购数量,但总贸易额超过五十万两银子却是没问题的。按照清国官银的成色、重量,以及如今的金银汇率,折合下来差不多也五十万法币了。这还仅仅是政府采购的工业设备方面,考虑到民间的消费品需求,清国一年进口百万圆的商品还是很有可能的。当然为了平衡贸易,东岸也会采购他们大量的商品,大头是农产品,估计六七十万圆还是有的。

……

宁波布在顺国的销量,说难听点,可能还没东岸本土远渡重洋运来的高价布大。那种布虽然贵,但至少鲜艳、漂亮、细密、透气,对于富裕阶层来说,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毕竟人家又不用亲自干活。

“工具、仪表没什么问题,本使可以帮忙联络黑山工业公司、东岸精密仪器公司、海雕仪器厂等企业,价格公道,质量稳定,只要全额付款,问题不大。刻线机的话,抱歉,暂无任何相关法规允许其出口,短期内绝无可能。”

这贸易额可相当不得了了,若是给几家贸易代理商吃下,那么足以造就一个巨无霸贸易企业。怪不得家里长辈千叮咛万嘱咐呢,本土商业竞争实在太激烈了。清国如此落后,偏偏还在缓慢地改革,对外界有巨大的工业品需求,如果把握好了,足够奠定家族基业了。

“五金工具、检测仪表我大清亦需大量采购。对了,英吉利商人尝言‘标准化生产’,敢问贵国的刻线机出售否?如肯,不妨报个价上来,我等自会斟酌。”

不过,满清提了这么多要求,自己也让了一些步,对方是否也该拿出相当的诚意呢?

……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