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保境安民
呻吟一下。
关于“历史事件的交代,是否有骗字数的嫌疑”问题,猫认为这样的描述是必须的。并不是所有的书友都对三国每一件事件了如指掌,就算猫自己,很多东西也未必敢说自己都清楚,当然,比我熟悉三国故事的书友应该很多,但我相信没我熟悉的书友会更多。
天牛书友的贴中可能是指“洛阳惊变”那章引用过多,但那段内容信息很多,不可能不仔细交代,总字数5272,历史资料字数1209,所以,“半章都是历史资料”的说法是不准确的。除了那章之外,最多交待字数是上一章“废帝”,也不到500字,别的章节更少,大多在两、三百字以内。
另外,想说明一下,即使是文中的历史资料,也不是所谓的“复制”出来,而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出来,如果对比一下历史文献(资治通鉴)便能看出其中的细微的差别。若非如此,文中也不会连袁绍、董卓的侯名都没打出来。有谁知道怎么复制的麻烦留贴赐告,把资料上的内容码出来所需的时间,远比猫正常码字的速度慢。
不过,天牛书友的贴子,还是让猫有所触动,以后会尽可能简化相关事件。谢谢天牛。
武威乡民趁着夜色潜至强盗的营地外,对所有的出口形成包围之后,便四面放火。此时已时秋季,草木着火即燃,很快便形成一场大火,强盗们大半都被烧死在营地里。
想往外突围的强盗也未能成功,武威镇的乡民,花了几天时间练习弩箭的使用,这次出来剿匪,便从凤翔的武器库中借用了一批一石大黄弩。有这样的“凶器”在手,强盗冲出来便是死路一条,虽然也有强盗向外射箭,但黑夜之中视线难及,根本未能对武威镇乡民造成太大杀伤。
当营地内已经没有站立着的强盗时,大火也已经无法扑灭,强盗的物资自然也就抢不出来。
“叮咚。野地的强盗被全部歼灭,保境安民任务完成。武威镇升级为三级乡镇,恭喜郑阿牛玩家。”
几个月时间没有在领地内,凤翔城的民心下降了1点,虽然仅仅是1点,但阿牛却丝毫不敢马虎。在三件紧迫事情解决的过程当中,某城主在领地内四处游走,一边流动办公,一边巡察领地内的状况,以拉近与乡民们的距离。
在那贴中留言支持或反对的书友,猫同样表示感谢。
以上。(未完待续,)
其实凤翔城的民心下降,并不是因为阿牛长期不在领地,真正的原因,是凤翔城不断地吸纳新的流民。
新到的流民,自然会拖累领地内的民心指数,但随着时间的增长,在凤翔诸多优惠福利之下,这种影响会逐渐消除。可惜某城主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七天时间内跟个高速旋转的陀螺一般,硬是把凤翔主城,以及所有的附属领地都巡视了一遍。
完成这一切,阿牛才发现,貌似这些天严重怠慢了卢植和蔡琰这两位客人。
正当阿牛准备亡羊补牢的时候,卢植已风风火火地冲了过来,面上尽是激动。
以下不算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