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锦衣夜行 > 第750章 识英雄

第750章 识英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凉州当地有大量招降的蒙古部落,他们与汉民冲突不断,矛盾很深,常与北元暗中勾接,里应外合袭取凉州。宋晟到任前,凉州已经换了九任指挥使,其中四个战死沙场、三个撤职查办、两个死于士卒哗变。宋晟被贬到凉州时,所有的亲人、同僚都认定,他这一辈子算是完了。

朱棣的这道密令,几乎与朱高煦写给丘福的密信同时离开金陵,火速送往北京。

可是宋晟接手这个烂摊子之后,交好凉州诸部、植树抵御风沙、挖掘水渠灌溉,明法律、严军纪,仅仅三年,监察御使史蒋星巡视凉州时,这里已是阡陌纵横良田万顷,各族百姓和睦相处,卫所官兵精悍英勇,凉州彻底变了样。

一念及此,朱棣立即又下了一道密令给丘福,密令中说:“兵事须慎重。自开平以北,鞑寇即不常见,卿宜时时谨慎,相机进退,不可固执己见。若鞑寇轻易落败,恐是行计,切勿轻信……”

第四年,考验宋晟武功的时候到了。经过十余年的休养生息,明王朝决定解决西北边患,第一刀就砍在元朝西北重镇亦集乃路,这里的镇守者是北元“吴国公”把都刺赤,能征善战,被蒙古人尊称为“黑将军”。他派兵攻打凉州,宋晟避其锋芒,以三万精骑直捣腹心,硬是拔掉了亦集乃路,俘虏了“吴国公”把都刺赤以及两万多名蒙古士兵。

他这一路上,尽力搜集着帖木儿的所有资料,自然也不会放过对镇守西域二十多年的主将宋晟的了解,他了解的越多,便对宋晟越钦佩。

宋琥恭声应道:“是!”

宋晟,十一岁从军,十三岁,成为前锋将军,献计拿下义军久战不克的元廷重镇徽州。此后,屡立战功,二十岁时,就成为都督同知。从那时起,他负责的就主要是“善后工作”了,常常负责镇守刚刚攻克的地方,清剿敌对势力残余,这位曾经锋芒毕露的少年将军,从此进入韬光隐晦的时期。

宋老将军淡淡一笑,说道:“为夫迎的不是公主,而是辅国公,不要啰嗦,自去准备一下,一会儿随父出城!”

洪武十二年,元宵节,一些功臣子弟凑钱造了一艘大战,又邀许多朋友上船,在秦淮河上游逛逍遥,一向对官员管束极严且崇尚节俭的朱元璋闻讯大怒,当日船上所有官员俱都受到严惩。而宋晟,恰恰是受邀上船的一个客人,于是被降职,贬到甘肃凉州,做了一个卫指挥。

此番鞑靼趁大明两面受敌之机进行挑衅,事先必然对大明可能的反应做出过估计,在鞑靼看来,大明此时仍能对其出兵的可能性虽然较小,却必定是考虑过的,这样鞑靼的准备必定较为充分。而且鞑靼受瓦剌欺压,又被辽东蚕食,实力较之前几年大有不如,因此用计行险的可能一定很大,而这些,丘福未必能考虑得到,万一他心切为自己出气……

宋晟没有杀俘,这些蒙古士兵或者成了农民,或者被他吸收入伍,最终成了他笑傲西域的精锐部队“甘凉精骑”的一员。

每次打了胜仗,诸将都会争先恐后献上俘获,唯独丘福常落人后,他对自己的部下很厚道,不争部下之功,而且有了大功也不忘了部下,总会把他们带上,提携一番,因此很得军心。

一大早,宋晟就起床了,马上就要做驸马爷的儿子宋琥赶到父亲房里向父亲问安,见宋晟在侍女的服侍下正在披挂戎装,不禁说道:“父亲,送亲队伍今日将到城下,儿子去接迎就是了,安成公主虽是皇室贵胄,如今既嫁到咱家,就是咱家的媳妇,父亲是她的公公,怎能自降身份,亲自出迎!”

于是,属于宋晟的西域、属于宋晟的传奇开始了。

甘肃镇,平羌侯宋晟府邸。

当时的凉州,内忧外患,糟糕之极。西北和北面,北元武装时不时就来进攻,南面的吐蕃部落时叛时降,常来劫掠,有时候,北元余孽和吐蕃部落同时来进攻,四面受敌,兵灾过处,一片狼藉。而凉州内部呢?更是混乱不堪。

此时,夏浔对发生在中原的事情尚不知晓,他在迎亲的宋家三子宋瑛的陪同下,已经赶到张掖境内。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