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识英雄
夏浔看过宋晟的资料之后,自忖若换了他是洪武十二年的凉州卫指挥,结局也只有战死沙场、撤职查办,或者死于军队哗变,绝对达不到宋晟的成就。
对于鞑靼的暴行,朱棣没有一语置评,他的回答很直接:出兵!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鞑靼斩杀大明使节的消息传到金陵之后,大明朝廷以最快的速度做出了反应,最强硬的反应。
宋晟守西域,便是这般本事。
此一战,宋晟被朱元璋官复原职,并提拔为右军都督,以封疆大吏的身份再返凉州,镇守大明西北门户。洪武二十四年,宋晟再次出手,这一次,他的目标是明朝打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哈密。哈密当时是元朝藩王兀纳什里的封地。
而朱棣这边激忿之下雷霆大怒,下了旨意之后回头想想又有些不放心起来。在他的靖难三公之中,张玉多谋、朱能善战,张玉多谋而勇,朱能善战而稳,丘福在这方面比他们两个都差一些,他也擅打猛仗硬仗,但是远不及朱能性情沉稳,丘福的长处在于驭将统兵。
宋晟急行军上千里,抄小路穿过蒙古军外围重重防线,突然杀到哈密城下,此时本当速战速决,否则外围蒙军一旦回撤,他不但打不下哈密,还有全军覆没之险。而宋晟事先侦知兀纳什里内部诸将不和,大胆使用攻心战术,迫使城中守军内讧,蒙将自己绑了王子、王妃及数十位忠于兀纳什里的官员献城投降。宋晟兵不血刃,攻克哈密,堵塞明王朝西进道路十余年的哈密就此平定。
只是这样一个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朱高煦敏锐地感觉到,这是自己一派的势力重新崛起的最好契机,所以立即修书一封,告诉丘福这一战一定要打得漂亮,一定要立下赫赫战功,那么,不但丘福能藉战功重新返回朝廷中枢,把持军中大权,而且可以藉由这件战功,将以王聪、火真、王忠、李远为首的众多勋戚也拉入自己的阵营。
甘肃所辖,东起景泰,斜向西北,经民勤、永昌、山丹、张掖、高台、酒泉诸县,绕过嘉峪关向南,抵达祁连山北麓而止,长达一千六百余里。其中抗拒西来之敌的主要边隘就是嘉峪关,北抗胡虏的重镇就是甘肃镇,若北来胡骑、西来番兵冲破嘉峪关、攻克甘肃镇,则关中门户洞开,虎狼长驱直入矣。
朱棣是什么人?向来只有他欺负别人,哪容别人如此欺侮!
夏浔对宋晟是心服口服,放眼当朝,叫他衷心佩服的,就只一个宋晟,他岂能不予恭敬!
皇二子朱高煦闻讯大喜,立即派亲信快马给丘福送去一封密信。其实丘福接到圣旨,还需进行一番准备,对北平防务也要做个交待,不会那么快就出塞的,朱高煦乃是军中骁将,这些常识自然知道,原也无需叫亲信赶路如此之急。
可是,这儿有虎将宋晟,所以从洪武立国至今,西域边患从未成为大明腹疾。二十多年来,被宋晟生擒或杀死的,有胡虏的国公、王子、部酋……不但没有一个敌人奈何得了他,还被他把甘凉经营得铁板一块。
丘福乃国朝老将,如今张玉、朱能先后逝世,论资历、论本事,要扫漠北丘福当仁不让,这道旨意没有任何人反对。
宋晟,不仅仅是一个武将,他的文治同样卓越,他的许多对内治理、对外作战的理念和手法,与夏浔经略辽东的手段颇有共通之处。然而他当时所面对的环境远比夏浔经略辽东的环境险恶百倍,他当时的权力和威望、他所能够获得的朝廷的支持,更是远不及夏浔,可他,却在西域创造了一个奇迹!
圣旨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达到了北京行在,任命丘福为征虏大将军,担任塞北诸军总兵官,又命武城侯王聪、同安侯火真为左、右副将,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远为左、右参将,一个公爵、四个侯爵,率十万骑兵出塞,讨伐鞑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