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肩上蝶
这位使者就信口作了一首诗,来答复中国皇帝:“国比中原国,人同上古人。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银瓮储清酒,金刀脍素鳞。年年二三月,桃李自阳春。”我们那儿跟您的中土上国一个样,衣冠礼乐都是跟你们学习的,我们两国一衣带水,源远流长啊。
茗儿小郡主懊恼地瞪着夏浔:“这个大胡子好可恶,本姑娘听着本来好感动、好伤心的,现在只剩下恨如来佛祖了……咦?”
足利义满在洪武朝时曾经派人来过,使节上朝纳贡时,朱元璋随口问了一句:“你们国家,风俗习惯是什么样的啊?”
小姑娘眨眨眼睛,再仔细看看夏浔,心中突然警铃大作,好像真的有一只蝴蝶落在她的肩头,轻轻扇着翅膀,发出“嗡嗡嗡”的声音:“这个大胡子,好熟悉……”
岛津光夫很紧张,紧张的原因不是他不会作诗。他纵然做不出极好的七言五言,顺口溜似的诗还做不出来么?问题是他不敢做诗,因为他的前任,就是因为一首诗,得罪了洪武皇帝。
何天阳讪笑道:“你们的使节,不会连首诗都做不出吧?”
夏浔惊诧道:“你用一个荒谬绝伦,根本说不通的故事,来证明你的道理吗?”
岛津光夫在事隔十余年后再度来中土朝贡,对前任外交失败的事情当然得了解一下,拍马屁、表亲近的诗都能惹得人家龙颜大怒,他哪知道这诗怎么做才能不触怒中国皇帝?所以一听做诗,这位使节本能地就感到紧张。
“我……我……”
那位使者却不知道为什么得罪了朱元璋,再加上沿海倭寇劫掠不休,朱元璋几次下诏,令日本方面剿灭盗寇,而日本正忙于内战,无力剿匪,所以朱元璋很是不快,如今再有这首拍马拍到马蹄子的诗,朱元璋连贡礼都没收,就把他轰走了。
“我认为,这是一个乍一听非常感人,实际上狗屁不通,不但辱佛,而且误人的故事,用中土上国的话来说,就是……就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诸位才子,不知在下说的对不对呀?”
朱元璋为什么龙颜大怒呢?那位使者这么说倒是想拉关系,表示亲热,可朱元璋却视之为奇耻大辱,因为他根本瞧不起日本人,在他的《倭扇行》那首诗中,他是把日本人比作跳梁小丑的,现在这位使者却说我们和您的臣民是一样的,朱元璋岂能不恼。
四下里轰堂大笑,有人举杯道:“山后国使节说的好,来来来,为了这番道理,当浮一大白!”
可惜,马屁拍到马腿上了,史载,闻此诗后,“帝恶其不恭,绝其贡献,示欲征之意。”
岛津光夫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气急败坏地道:“鄙国武士献丑了,那么,就请贵国使节吟一首诗来,让大家品鉴一番,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