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对面不识
真庆幸五妹坚强的挺过来……
没有一个人怀疑,文素卿压根就没有病。只能说,她素日的演技,太到位了。此刻,腼腆得脸上一团红晕,“大姐,人家是追寻线索去了。不是被我说得无言以对。”
“呵呵,那也差不多,五妹看不出么,你平时柔柔弱弱的,关键时刻却能一针见血,说到点子上。”文盈也是握着文素卿的手,笑语盈盈,忽然皱皱眉,“不过说到应氏,我怎么觉得有些耳熟呢?好像在哪里听过?”
“二妹难道忘记了‘商山四皓,不如淮阳一老’的典故?淮阳一老,就是应氏的先祖啊!”
一句话提醒了,文盈虽在深闺之中,可文府诗书传家,曾有“一门三进士,父子两翰林”的美誉,连家中侍女下人都读书认字。这么有名的典故自然知晓。
“文小姐心底良善,不忍素不相识之人受‘剖腹’之苦。不过验尸是为找寻凶手,计较什么人旁观有什么要紧?尊严不尊严,想来死者有知,只会恨夺走她生命的人,希望尽快找到凶手吧!”
文素卿恢复得也很快。压制住对应氏中人怎么来齐国的疑惑,她的声音依旧柔婉,
“应先生误会了。小女并无对应先生审案查案的质疑之心。只是希望,下次遇到此种情况,大可以请几位德高望重之人,或是死者的家人亲属旁观,如此,既可让先生下属的名誉洁白无暇,又可不至于让死者遭受更多的言语攻击。”
“刚刚家姐说的话,也是出自此番之心。身为女子,多少能感同身受。生而为人,无法选择自己的死亡方式,但至少都希望死后能得到安宁。小女在此预祝应先生能尽早破案,死者早日入土为安。”
应如是听了,刚欲有所表示,身后一个兵士匆匆疾走靠近,“大人,有线索了!”
史书上记载,汉帝年老传位在年长的太子和最疼爱的小儿子中间犹豫。中宫担忧太子地位不保,听谋士计策派人请来山野隐士遗贤。一次宴会,汉帝见自己三番五次下诏都请不来商山四皓,竟然侍立在太子左右,才熄了了废长立幼的心思。
此事之后,商山四皓固然得汉朝重视,那拒绝了中宫的淮阳一老,名声则更上一楼了。不是所有人,都能不受功名利禄的诱惑。
“我当什么,原来是千年之前旧事了!”
文盈满不在乎的口吻,被端庄的文雅不留情的训道,“正是千年之前,才厉害呢。二妹,你不想想汉帝之后,朝廷都换了多少代了,连皇朝社稷都更迭,何况家族?应氏一族不曾断了传承,始终屹立不倒。每隔百年必有惊才绝艳的子孙,做出一番惊天事业。史书都记着呢。
事关人命大案,他一拱手,便匆忙转身离去。
只是转身的一霎,眼角的余光注意到车帘微微拂动,定了下,脚步加快走了。
文府众人目送应如是,神色各异,不过都没逗留的想法,匆匆离开五柳坊。文雅在车厢内握紧五妹的手,又是诧异,又是欣慰的道,
“你个小丫头,刚刚吓死我了。那个凶神恶煞,油盐不进,连我都吃了一瘪,没想到你说得他哑口无言。”
五妹素卿的身子最为柔弱,平时听见“血”“杀”之类的词语都会昏厥,引起病发。今日可恶的应评事竟然当街验尸!那个刺鼻的味道,她都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