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1章 你这导弹怎么像是架飞机啊?
一时间,就连会议室里弥漫着的紧张气氛都被冲淡了不少。
“再对乘波前体上下表面后缘线进行水平拉伸形成主体,左右两侧配上乘波机翼,机身下表面做压缩面处理,增加斜置尾翼……”
“柔性蒙皮材料我也考虑过,但对于温度比较敏感,无法支持高超音速条件下的热负荷和气动负荷,所以还是需要机械结构……比如把类乘波体和可伸缩的菱形翼进行组合,相对低速飞行时机翼伸出,与下表面共同提供升力,高速下把机翼收进内部,变为纯粹的乘波体构型。”
当然,还有个更直接的问题。
“不过我这个方案绝对是认真的。”
第1341章 你这导弹怎么像是架飞机啊?
有关ctk系列推进剂和远程防空导弹的后续工作,当然还是交给林成刚和沈芳忠他们去负责了。
常浩南:“我的事多,我要把精力,放在高超音速武器上面!”
……
实际在宽速域乘波体构型的理论被提出并验证之后,滑翔式高超项目就已经进入了相对的快车道。
付长胜跟常浩南一样也是航空领域出身,而且早年间还参与过强6飞机的研制以及对米格23战斗机的逆向测绘。
其实到这里,就已经不用继续讨论下去了。
景志远自信,无论常浩南搬出来一个什么样的方案,都不会感觉到过于震惊。
简单、直观。
因为归根结底是通过提前预制多种构型来优化不同速度区间的气动特性。
只不过,从理论研究到工程开发之间,总归还是需要一个阶段来进行过渡。
这才让常浩南忙里偷闲地抽出了几天时间,回火炬实验室解决了一个小问题。
但在此之后,整个研发团队的工作强度就要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尽管为了提高命中精度,导弹在末端确实要降速飞行,总体上符合先快后慢的趋势,但滑翔式高超在以“水漂”弹道飞行的过程中速度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出现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多次转换。
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