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415章 应有之理

第415章 应有之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皇帝,是想要以科举为引,激起诸子百家相互争斗啊……”

“只是这争斗,似也无甚不妥?”

长乐宫,长信殿。

端坐于上首御榻之上,听着面前的族侄、当朝御史大夫窦婴,将今日朝议的内容娓娓道来,窦老太后几乎是不假思索间,便给出了自己的结论。

在窦老太后看来,刘荣的意图可谓是一目了然——良性竞争。

用‘科举’二字,来作为文人与官僚之间的纽带,或者说是渠道;

再通过将科举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来倒逼各个学派,为了取得更好的科举成绩,而接受更符合汉家利益、更符合当下时代的学术改造。

这很好理解。

好比你生活在如今汉室,是个三代赤贫的农户,父祖都只给你留下了百亩农田;

——就这,都还是因为你爹和你,均为长子的缘故。

你的叔叔们、弟弟们,则都只是得了些粮、布、钱之类,就被赶出家门自谋生计去了。

混得好的,佃租了某位大地主的农田,虽然日子苦些,但也终算是娶了妻、生了子。

混得差一点的——好比你二叔、四弟,都去混街头当游侠,在械斗中横死接头了。

到了你这一代,你们家的祖坟终于冒了些许青烟:你某位远方亲长绝嗣,又觉得你这人不错,厚道,就把遗产留给了你,并交代你照顾一下自己的老妻。

你把老太太接来了家中,好生照料;

倒是那笔遗产,让你生出了些‘黔首’不该生出的念头。

就这十几万钱的遗产,在寸土寸金的长安一带,置办田产也不过三五亩地,根本无法显著改变你们家的经济状况。

——一百亩和一百零五亩,对一个农户家庭的区别,真的就在有和没有之间。

但若是把这笔钱,用在培养下一代上,那就不同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