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宝斋 第十二章
宋栓赶紧从柜台里拿出一沓:“您看,这么多行吗?”
庄虎臣被吓着了,忙环顾左右,见没有其他的人,这才对看客点点头:“您慢慢瞧着。”说完赶紧抽身走了。
张山林满脸尴尬,只好硬着头皮走过去:“没……没躲呀。”
琉璃厂街上,几个义和团众从远处走过来,他们边走边看,在荣宝斋的门前停住了,其中一人念着门楣上的匾:“荣——宝——斋。”
徐管家就是冲着他来的,能叫他躲了吗?在下一个街口,张山林刚拐出来,徐管家就站在一家店铺的台阶上叫住他:“张爷,您躲什么呀?”
另一人凑上去:“这就是荣宝斋呀?听说,这铺子在京城里可是挺有名儿的。”
庄虎臣凑到跟前问一个清兵:“兵爷,今儿又来了多少啦?”
“不敢不敢。”张山林脑袋摇得像拨浪鼓,“贝子爷哪儿得罪得起呀,你再容我几天,容我几天……”张山林心想,今儿个真是倒霉透了。
“少说也有好几千了。”
张山林愣了片刻,赶紧追上去:“嗨!徐管家,敢情你说的是那事儿啊,这可不能急,正托着人呢!”他只好撒了个谎。徐管家脚下没停,依旧是不阴不阳地说:“秋月姑娘不是你们张家的世交吗,还用得着托人?我看您是不想办吧?”
庄虎臣被眼前的阵势弄迷糊了,这到底算怎么档子事儿呢?他送走了客户,回铺子照了一眼,就到离琉璃厂不远的虎坊桥看义和团的揭帖去了。他在一张揭帖前站住,只见上面红纸黑字写着:“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软,不杀洋人誓不完!”
当然,这一切张山林还都蒙在鼓里。几天之后的一个早上,张山林提着鸟笼子走在护城河边一条宽敞的大道上,前后甩着两只胳膊正遛在兴头上,突然看见徐管家迎面从马车上下来,他稍一愣神,接着转身就往人群里钻。天地良心,徐管家托办的事张山林不是不帮忙,只是刚跟嫂子开口就被回绝了。据嫂子说,秋月姑娘还在给杨宪基四处活动,她有话,除了杨大人谁也不嫁。末了,嫂子还劝他少管这种闲事。张山林无颜再见徐管家,只好躲了。
大师兄挥挥手:“咱们要的是写揭帖用的纸,管它有名儿没名儿呢,进去。”
张山林紧走两步:“哟,额大人,您这就走啊?”额尔庆尼在轿子里隔着小窗户招招手:“张爷,回见!”这可是个好消息,额尔庆尼心想,张爷是荣宝斋的东家,这就好办了!
义和团众进了铺子,他们东摸摸、西看看,觉得挺新鲜,大师兄态度和蔼:“小兄弟,我要写揭帖用的纸。”
庄虎臣搭讪着:“额大人,您也认识张爷?”额尔庆尼的脑袋又缩了回去:“京城里玩鸟儿的,谁不认识张爷。”
徐管家不阴不阳的,口气和上次大不相同:“您这是装傻吧?我可听额大人说了,您是荣宝斋的东家,额大人是谁呀?那是贝子爷的兄弟!荣宝斋大笔的买卖可都攥在额大人手里呢,您掂量着吧。”徐管家把张山林晒在一边,自顾自地遛鸟儿去了。
庄虎臣又往前走了走,墙上贴的是:“杀尽一龙二虎三百羊!”他问边上的一位看客:“劳驾,您知道这‘三百羊’指的是谁吗?”
张山林佯装不知:“什么事儿啊?”
看客压低了嗓音:“‘三百羊’是指一般的京官,义和团说,京官当中只有十八个人可以赦免,其他的人,都该这个。”看客做了一个砍头的动作。
“托您办的事儿,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