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站在他和郑达理面前的是美国一对搞家庭社会考察的夫妇。詹姆士,魁伟黝黑,爽朗而富有幽默感。他的妻子,一头金黄的秀发不时甩来甩去,听你讲话时,总是微仰着脸兴致勃勃地笑着。
“汇报工作?什么工作?”
今天早晨的一幕呢?他心中冷笑了一声,可笑。不是他可笑!
“长远的工作!”杨茂山火了,“一次汇报不行,还要经常汇报!”
他虽然讲了许多可以说是披肝沥胆的坦诚之言,但郑达理并没有被感动。他略仰身靠坐在沙发上,始终不失沉稳、威严的“啊”“啊”地听着,表情中还带着一种似乎在听年轻人检讨错误的宽仁。这让李向南现在想起来还感到脸热、手心出汗,切齿悻悻然地恨自己。他伸手把桌上小“三洋”的音量键往右移动了一下,《命运交响曲》更震响了。似乎这能冲淡、掩盖他的耻辱。
“这不能叫什么传统吧?”郑达理不快地瞥了李向南一眼,温和地对客人说。
“那现在说吧。”
李向南对着客人没任何反应地笑笑。他没忘记在郑达理面前要“谦虚谨慎”。
“李书记,你要走了?”杨茂山问道。
“我们看了二十个农村,看了几百个家庭,还与一些家庭愉快地生活了一些日子。一切令人难忘。”夫妇俩笑着,不时相互看着,你一言我一语通过翻译回答着。妻子还风趣地对李向南说:“我们还遇到几个农村的百姓在议论你这个办事干脆的清官。中国老百姓崇尚廉洁政治的深刻传统,也给我们很深的印象。”
“老杨考虑了一个发展林业的规划,想赶来和您汇报。”一个同来的年轻人解释道。
昨天晚上的谈话并没能创造奇迹。
李向南眼睛湿了,他慢慢握住了杨茂山的手,“咱们一起研究吧。”
第二天傍晚,静寂无人的县委院内并不协调地响起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李向南在他的办公室开响了录音机。两个喇叭的小“三洋”,从他带到古陵以来,还是第一次用来听音乐。李向南抱着胳膊闭目靠椅背坐着,任凭钢铁雷鸣般的音乐震荡着他耳膜。是想让音乐镇静、澄清自己思想,还是想让音乐搞乱自己思想?他不知道。
李向南沉默了一下,消息传得很快。
他和李向南共同接见的这对夫妇,来古陵考察已几十天了。
“走,意见也来得及听啊。”
“你们看了看?”当和客人握过手,走进特意布置好的一间会客厅里,成半个圆形落座以后,郑达理笑着问道。
“我要找你汇报工作。”杨茂山停了一会儿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