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新星 > 第七章

第七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顾荣笑着点点头。

1945年在古陵参加革命,一开始当文书,也是个蓬蓬勃勃的楞头青。解放后在县里当干部,左左右右,上上下下,在县里许多“衙门”干过,很有些跌宕起伏。几十年来历经运动,用他的话讲,正面经验反面教训都有。他总算真正了解了中国国情,懂得了主观要符合客观。每想到此,他不胜感慨。现在,他有了一整套习惯性的经验,有着一整套政治章法和条件反射。他总能恰如其分地适应各种环境。论能力,他或许可以管一个地区,甚至管一个省,他思想深处十分自信这一点。但是,他也有一言难尽的种种曲折,始终不得施展他的能力。搞政治,条件和机遇常常比才能更重要。对于这一点,他也有他的理论解释:条件和机遇是客观的,才能是主观的,客观决定主观。这不是唯物主义的结论吗?

“李书记刚转过去,您又转过来。”老师说道,“你们当领导的都愿意早晨转转,体察民情吧?”

他顾荣自己呢?

顾荣点点头,擦肩过去了。原来,这位老师的“你也转转”,也是指他在李向南之后。难道不是他在古陵每天早晨转了多少年吗?怎么现在倒成了“也”转转啦?看来今天又要和李向南碰上。不碰上是不可能的。一个古陵县城太小了,容不下他们两个人。他不愿意和李向南相碰。难道自己憷他吗?不,他不会这样承认。他不憷任何人。他什么都经过,什么都能应付。

“是啊。”顾荣随手翻了翻康乐双手抱的书刊,“……《经济战略学》,《中国经济问题研究》。这是杂志,《经济动态》,《中国社会科学》……你这是闹什么呢?”他关心地问。

“顾书记。”康乐站住打了个招呼。

“这些书是向南让我帮他找来看的。”

他家在县委后面。出小院,进大院,便到了县委机关。康乐和县委图书资料室的干事李小芹各在胸前抱着一大堆书刊过来。

“大知识分子啊。”顾荣淡淡地叹道,然后和善地摆摆手,转身走了。他见不得李向南这一套。来古陵没两天,要这书,要那报,没有就让订,到地区到大学去找。就是当省委书记吧,也不一定要摆这个谱。

顾荣目光中含着批评,看着冯耀祖爱护而又讽刺地哼了一声,又朝前走了。这些人吃了一辈子政治饭,也没学会怎么当领导。

他和什么样的对手没交过手?会败在这个年轻人手里?

同一种意思有多种说法,这是人类的语言艺术。冠冕堂皇的言语比露骨的言语更含蓄,因而也更可怕。

这位顾荣连他的举止言谈,音容笑貌,包括开会时讲话的神态,抽烟喝茶的架势,握手的握法,见了年轻人一边握手一边轻轻拍拍对方肩膀的亲切样子,叫小鬼的叫法,嘘寒问暖时关怀的风度,都像我们电影银幕上领导干部的标准形象。他自然要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别人啰。

他出了县委的青砖围墙大院,到了街上。快七点了,商店饭馆都在纷纷准备开门。清真小吃店里的豆腐脑、油炸糕满街飘香,隔着窗户,可以看见穿着白褂子的厨师在晃来晃去地忙碌。一条黑狗响着脖铃,摇着带白尖的尾巴从街上跑过。人们照例和他尊敬地打招呼。“顾书记。”“顾县长。”他也含笑点点头,摆摆手。精神操开始了,他稍稍变得愉快温和。但是,他头脑中还萦绕着古陵县的政治局势。在今天的提意见大会上,李向南会怎么样呢?

万事适度,这不是政治老练的标志吗?

“顾县长,您也转啊?”打招呼的是中学校的一个数学老师,迎面过来。

如果问他有什么特点,几乎很难说他有什么突出的特点。特点就是棱角,有那么多棱角对于搞政治是并不适宜的。或者说他很全面,或者说他没任何特点。既有一定的文化,有,但并不太多。这个分寸对于一个真正的领导干部形象是很重要的;又有相当的经验。适度的耐心,适度的果断,适度的和蔼,适度的严厉,适度的风趣,适度的幽默,适度的谦虚,适度的威严,适度的原则性,适度的灵活随和。一切都是适度的,可以说他是个标准的领导干部。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