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有意见,为什么这么多天没听你们反映过?我还专门派县纪委的同志和你们座谈过,你们也没表示过啊?”
“好了,”郑达理慢慢挥了一下手,让人群散去,“还有什么意见,等县委常委开完会,你们再慢慢谈。啊?”
“郑书记,您没明白我的意思。对于古陵县几年来的发展,或许应该说:好的是主流,问题是非主流。可是,对于我的工作来讲,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恰恰应该是主要方面;总结成绩,歌功颂德,相对来说是次要方面。”
人群一下哑然,面面相觑着。
“什么叫‘或许应该说’啊?”郑达理的不快越来越明显。
他知道,他这种严厉态度很可能会引起郑书记的不满,但是,他必须这样有力地平息这个闹事风波,同时摆明自己当时处理电业局吃喝风问题的全部原则性与合理性。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强硬地说道:“处理决定不能改变。有意见,你们可以向县委、向地委以至向省委反映。我想,不会有任何一级领导支持你们这种错误意见。”
“你刚上任,又年轻,更应该谦虚谨慎,平等待人嘛。”郑达理脸上明显露出了不快。
“我只解释一点。”李向南很克制地说道,“对于古陵县委几年来的工作,我绝无全盘否定的意思。我要否定的是那些存在的弊端。走了两个公社,撤换了两个公社书记,并不等于走二十个公社就要撤二十个公社书记。这次下乡,就是冲着少数有问题的地方去的。”他竭力放慢节奏,以免又露出“盛气凌人”的锋芒,“我想,我到一个地方工作,主要的任务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发现成绩,歌功颂德。当然,功要歌,德要颂,这也是完全必要的。”
李向南笑了笑:“您是老书记了,威高望重,稍微点上一两句,就能解决问题。我……”
李向南的话更加剧了郑达理的不快。
“什么事都要商量着来嘛。我在古陵当了多少年的县委书记,也没像你这样发号施令,处置过一件事情。”
“郑书记,”李向南无从解释地停顿了一下,恳切地说道,“您在这儿主持过工作,可能对这一点很敏感,我……”
“这种反映方式正常吗?”李向南严肃地扫视着人群问道,“可以告诉大家,事情是我处理的。但这是根据县委事先已做出的决定,‘对干部大吃大喝,要进行党纪、政纪的严肃处理,并相应实行经济制裁。’你们电业局吃喝风严重,又屡说不改,这个‘相应’就要重些。”
“你这是什么意思?”郑达理沉下了脸。
“我们有意见不敢说,现在郑书记来了,我们反映反映。”
李向南收住了被打断的话,垂下眼,“好,我不说什么了。听同志们谈吧。”
“只看见问题,不看见成绩,不是辩证法吧?”他冷冷地说了一句。
“郑书记,”李向南委婉地解释道,“对待一些屡教不改的积弊,有时候,一定的严厉手段还是必要的。”
“辩证法也不是平均法。矛盾两方总有主有次。”李向南委婉地解释道。
人群散去之后,郑达理走了几步,转头看了看李向南,说道:“向南,即使道理都在你手里,话也可以不那样说嘛。同志们说你盛气凌人,现在看来,不是毫无根据啊。”
“那你的意思,古陵县几年来的工作,问题是主要的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