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事情摆在这儿,你总不能不想啊。”
1981年6月18日:顾荣同志批示:转统战部,考虑按政策拟一个解决办法。
“我是县委副书记,懂吗?首先要考虑大事。”他不耐烦地挥了下手。老婆提起儿子的事,让他一下感到问题的严重。来了这样一个生硬的县委书记,古陵的一切都要重新考虑。小荣啊小荣,你以后再要胡来,我就打断你的腿。他心中骂起儿子来。不过,他要首先考虑大事。现在不稳定局势,一切就都难收拾了。事关重大,在关键问题上,他要抓大事,光明正大地搞大的行动。
1981年6月7日:文教局报告:可以考虑给魏适当的盖房费。但文教上没有这笔钱。是否请统战部予以解决?
事情发生在又一次常委会上。几个县常委,特别是副县长胡凡用赞叹的口气讲述李向南的工作在干部群众中的热烈反响时,顾荣垂着眼抽烟,脸上一副思索的表情。
顾荣心中格登了一下。他一下想到李向南来当县委书记这个现实,第一次把它和儿子的事联系在一起:“先让他在广州大姑家再住一段吧,他不是在给县五交化出差吗?”
……
“向南不知是啥态度?”桂贞不安地说。
1981年7月23日:顾荣同志批示统战部报告:是否还应由统战部解决?此事再拖就不妥了。
顾荣看了她一眼,没说话,弯腰把一块肉皮放到懒洋洋蜷卧在脚下的大花猫跟前。
1981年5月25日:顾荣同志批示统战部报告:请转文教局。魏的历史问题已落实。其提出的住房等问题似宜尽快妥善解决。
“好,我谈两句。”他略蹙着眉开了口,声音虽然不高,但立刻使会场静了下来。“亲自处理群众来信来访,这种热情是大家应该学习的。”他停顿了一下,“但另一方面,向南同志的做法有些欠妥当。”
1981年5月9日:统战部报告:魏系国民党起义人员,中校。确凿无误。
会议室内的气氛顿时变了。一部分人露出意外的神情;有人对视了一下,交换着目光;有人反而很安然,静观事态的变化,顾荣事先和他们吹过风通过气。
1981年7月20日:(常委接待日)魏又上访,顾荣同志接待。魏:“我的问题还没解决。”顾荣同志:“具体问题找统战部联系吧。”魏:“我找过他们,他们让我找民政局。”顾荣同志:“好,我再了解一下。”
“你倒说话呀。公安局孙副局长不是找过你,他老婆不是要调县里吗?”
1981年7月13日:统战部报告:此项费用似难解决。应该由民政局解决好一些。
“该调就调嘛,和这有什么关系啊。法律的事也是能随便说情的?”顾荣不快地责备道。他最善于通过对干部“具体的关心”来联络感情、掌握政治势力。但是,他对这种把事捅穿的言语又是最听不得的,觉得那简直荒唐。这也是他这个“标准的”领导干部眼下的又一特征吧。
1981年6月20日:信访站再次把魏的问题书面汇报顾荣同志,请示如何解决。顾荣同志批示:已转告统战部考虑解决,请转告本人找统战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