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的序言
我对自我和它所带来的影响并不陌生。事实上,在那一连串悲剧事件发生前的一年里,我已经开始为这本书搜集素材了。巧的是,连续六个月的痛苦经历让我对这个主题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这在之前是绝不可能做到的。
有人说,瞬间的灵光能改变人的一生。我对这种说法并不买账。没有任何一个孤零零的时刻能使人改头换面,我们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样子,是许多关键时刻的共同作用。2014年,有六个月的时间,这样的时刻在我生命中连续发生了。
终于,自我带来的负面效应渐渐清晰起来。不仅发生在我自己身上,也不只是渗透了历史书的每一页,我们的朋友、客户或同事也都不能幸免,哪怕其中一些人身处所在行业的顶点。自我让这些了不起的大人物损失了不计其数的财富。像受到惩戒把石头一遍遍推向山顶的西西弗斯,他们的生活一夕落败,只好重新实现那些已经成就过的目标。好在现在的我可以越过山顶,看向这种轮回以外的东西了。
即使画面拼凑得完整了些,也不过只勾勒出生活的一小部分。好在它弹出了一些生活的主旋律——至少是这本书所强调的:关于野心、成就和逆境。
几个月的自我认识后,我把“自我即仇敌”几个字刺到了右臂上。这句话大概是很久之前从哪里读到的吧,出处虽不能确定,但它却能给我带来最直接的安慰和方向感。左手臂上刺了一句相似的话,“困境即出路”。我现在天天看着这两句话,做每个决定前都要好好思索一番。不管在游泳、冥想、写作或是晨起沐浴后,这几个字都会跳到我的眼睛里,告诫我不管身处何处,永远都要选择正确的方向。
记得有次结束了数周奔波回到家里,却意外发现连不上无线网。那一刻,我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脑子里嗡嗡响着一个声音:要是发不出邮件,要是发不出邮件,要是发不出邮件……
不管取得过多少成就,我还是回到了那座起先奋斗过的城市。只不过这一次的我满身疲惫,压力重重;因为无法抗拒金钱的诱惑,不敢承受危机带来的损失,只能把辛苦得来的自由拱手让出。我的神经紧绷,受不了哪怕一丁点的风吹草动。此前能轻松处理的工作现在也变成沉重的负荷。我对自己和他人的信念已经分崩离析,更谈不上维持生活的质量了。
也许你和当时的我一样,坚信自己做的每件事都是应该的。而社会也因此给予了足够的奖赏。直到有一天,你眼睁睁地看着未来的妻子夺门而出,永远离开了这个不再像你的你。
我免不了也受波及,只是所幸还能勉强负担。然而就在这时,一些曾经被我忽视的问题却纷纷浮现出来。
为什么会这样?前一天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转瞬就要挣扎着从一片废墟里重新站起,如此落差你承担得起吗?
但这样的励志故事通常都是假的,对别人也没什么帮助。其实,我刚才在讲自己的故事时,跳过了很多内容。为了图省事,这一路以来经历的压力、面对的诱惑、从高峰急坠和犯下的错误——而且是屡屡犯错,为了不遮挡成功的光环,我都给轻描淡写地剪辑掉了:有一次,我在公开场合被敬仰已久的偶像狠狠羞辱,打击太大,直接被送到了医院的急诊室。还有一次,脑子一热推开老板办公室的门,跟他说自己再也忍不下去了,想辞职重新回去上学——当时我心里真就是这样想的!刚才所说的畅销书,只畅销了一个礼拜。新书签售会也只有一人到场。创办的公司破产了两次,又重组过两次。这些见不得人的真相,早被妥帖地从我的履历里删掉了。
所谓高峰时期的坠落,大概就是这样了。那些曾经做梦都想变成的人,忽然沦落于一种避之不及的命运;当你意识到这点时,就像凭空挨了一记鞭笞,被杀得猝不及防。
或许整件事的好处是可以使我被迫接受一个事实:我是个工作狂。这“狂”的程度并不是“唉,他总是在工作”或“休息一下,玩一会儿吧”,而是“如果不让他立刻去开会把问题搞定,恐怕他就活不长了”。让人年纪轻轻就大获成功的动力与野心必定附了昂贵的价签——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倒不是说工作有多繁重,只是它在我这种活法里占据了过于重要的地位。如此一来,便因此作茧自缚,沦为自己的奴隶。没完没了的痛苦和压抑感迎面扑来,为了不想陷入跟那些前辈同样悲惨的境地,我必须停下来,好好想一想。
这些人在我的世界中占据着中心位置。我敬仰他们,受教于他们。我从不怀疑他们坚定的品质——无论是经济、情感或心理上,我的存在和价值都是围绕这些品质建立起来的。就是这样一群人,在我面前轰然倒下,一个接一个。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作为学者和作家,我研究了诸多历史和商业文献。就像其他与人相关的学科那样,当你把它放在历史的节点,综合前后来思考时,许多普世问题就会浮现出来。其中有些是我一直以来就颇为感兴趣的话题,最重要的一个便是自我。
先是我为之效力最久的AA公司欠下几亿美元的债款,财务缩水徒留一具空壳,险步于破产边缘。我从年轻起就非常崇拜的偶像,AA的创始人,被他亲自组建的董事会赶下台,沦落到寄宿在朋友家的沙发上。而让我扬名立万的那家经纪公司也没有好到哪去,欠了客户巨额债款,被一纸诉状告上法庭。我的另一个人生导师也在此时濒于崩溃,随之一起崩溃的,还有我们多年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