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智囊 > 十四、隐而不显

十四、隐而不显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评〕假设戍名,欲人惮役而竟收粟,倘亦权宜之术,而或谓圣王不应为术以愚民,固矣!至若《韩非子》谓,汤放桀欲自立,而恐人议其贪也,让于务光<a id="nn459" href="#nn459-1">[2]</a>,又虞其受,使人谓光曰:“汤弑其君,而欲以恶名予子。”光因自投于河;文王资费仲<a id="nn460" href="#nn460-1">[3]</a>而游于纣之旁,令之间<a id="nn461" href="#nn461-1">[4]</a>纣以乱其心,此则孟氏所谓“好事者为之”。非其例也。

【注释】

<a id="nn458-1" href="#nn458">[1]</a> 重泉:地名。

<a id="nn459-1" href="#nn459">[2]</a> 务光:当时的隐士。

<a id="nn460-1" href="#nn460">[3]</a> 资费仲:送资财给费仲。费仲是商纣王之佞臣。

【原文】

似石而玉,以錞<a id="nn456" href="#nn456-1">[1]</a>为刃;去其昭昭,用其冥冥;仲父<a id="nn457" href="#nn457-1">[2]</a>有言,事可以隐。集“谬数”。

【注释】

<a id="nn456-1" href="#nn456">[1]</a> 錞:矛戟下端的平底。

<a id="nn457-1" href="#nn457">[2]</a> 仲父:齐桓公称管仲为仲父。

<a id="nn461-1" href="#nn461">[4]</a> 间:离间。

【译文】

周武王下令征调百姓赴重泉戍守,同时又发布命令说:“凡百姓捐谷一百鼓(四石为一鼓)者,可以免于征调。”百姓为求免役,纷纷捐出家中所有积谷,一时国库的米粮暴增二十倍。

〔评译〕武王借征调百姓戍守远地为名,利用百姓恐惧离乡的心理,征收谷粟充实国库,假若这只是一时权宜的做法,而有人却为此批评圣贤的君王不应用权术来欺骗百姓,确实是这样。《韩非子》曾记载,商汤讨伐桀后想自立为帝,又怕世人讥评他是因称王的贪念才讨伐桀的,于是故意推举务光为王,但又怕务光真的接受,就派人对务光说:“汤弑杀他的君主,却想将弑君的罪名嫁祸给你。”务光听了,就吓得投河自尽;另外,文王也曾用重金贿赂费仲,要他日夜在纣王身边进谗言,迷惑纣王心智。我认为这是孟子所谓喜欢捏造假言生事的人。并不是真实的事例。

【译文】

看上去像是石头实际上却是宝玉,用戈戟的柄套也能作为兵刃;舍弃明显可见的用途,运用它幽微隐秘的妙处,这是管仲为人处世的谋略。集此为“谬数”卷。

周武王

【原文】

武王立重泉<a id="nn458" href="#nn458-1">[1]</a>之戍,令曰:“民有百鼓之粟者不行。”民举所最粟以避重泉之戍,而国谷二十倍。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