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G0491 碳基芯片的新进度!故意为难安总?要经费就直说!
牛博生回应,“我已经有一定的思路了,还需要实验验证。”
“你什么想法?”谭金明又询问。
牛博生也没有隐瞒的说着,“我想到了一种提纯新工艺,我们可以将聚合物多次分散与提纯,从而制备出一种纯度超过99.99999%的碳纳米管溶液。”
“再利用超高纯度的碳纳米管溶液,通过维度限制组装,然后再在硅片上制备整齐排列的高密度碳纳米管阵列。”牛博生说明。
“根据我的计算,通过这种新工艺,我们可以在一微米的尺度上布置大约200个碳纳米管。”牛博生补充。
至于水木大学
水木大学今年停止了对炭变团队的投资,懂了吧?
若非安无恙接手了炭变团队,那炭变团队恐怕已经各奔东西。
现在炭变团队被隔壁红斑狼疮项目团队刺激到了,他们迫切的想要做一点成果出来,哪怕是一丁点的成果也行。
只要有一丁点的成果,至少也对得起五更天的投资吧?
“如果我们以这种高密度碳纳米管阵列为基础,我们或许可以制备出具有顶栅场效应的碳纳米晶体管,从而组成小型集成电路。”牛博生说明了未来发展方向。
“假如这些设想都能完成,我们就完成了从碳纳米管到小型集成电路的天谴,相当于从0到1的突破。”牛博生压抑着喜悦的说着。
任何一件事情,从0到1是最难的!
如果放在医药行业,从0到1的过程是原研药。
从1到2的过程,则是仿制药。
水木大学。
炭变团队实验室。
谭金明询问,“元杰,我们前天做的实验数据分析完毕了吗?”
马元杰回应,“还在分析中。”
“博生,关于如何实现高纯度碳纳米管整齐排列,你有什么想法了吗?”谭金明又询问牛博生。